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衣带遗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又一剑刺下去,口中咒骂道:

    “起来!别跟这儿装死!你以为你装死,孤就会放过你吗?”

    他踢了一脚,又连下两剑。钟可喜号哭不已。燕王走到钟可喜面前,咆哮道:

    “嚎什么嚎!”

    钟可喜立刻止住了,魂飞魄散地望着燕王。

    王爷鄙夷地将他审视了一番,冷冷一哼,笑道:

    “窝囊废;你这种人,我燕军连杀都懒得杀。放了你生路,马上滚回京城报信去,告诉天子和朝廷,他们响当当的东昌侯,如今是什么下场!你们沈将军的尸首,我燕军便留在营中,日夜鞭挞,供我将士泄愤!”

    身旁的燕兵解开了钟可喜身上的绳子,踹了他一脚。“滚!”

    钟可喜摔了个嘴啃泥,爬起来,惊恐地望了沈若寥一眼,头也不回地跑掉了。

    王爷走回若寥跟前,低头望着他。若寥趴在地上,睁着大大的眼睛,一眨不眨,鬓发被汗水和血水黏在一起,贴在额头上,并不挣扎,依然也还是不说不叫,浑身战栗,血流如注,唯一能听见的只有他毫无规律的喘息。

    王爷阴狠狠道:“感觉怎么样?你把我燕军战士,毒刑拷打,今日落到我燕军手中,我是不是也该请君入瓮,让你尝尝那断指决目的滋味?”

    他停顿一下,突然又刻毒地一笑:“来日方长。我且留着你的十指和眼珠子,待日后慢慢享受。”

    飞日在血肉一团模糊的身上又残忍地抽了下去。姚表横下心来,再一次冲上前去,拦在了飞日剑下。

    “殿下!不能再继续了!您要真不想现在就要他的命,就请住手吧!”

    王爷停下剑,冷冰冰瞟了一眼自己。

    姚表叩头哀求道:“殿下,我并非为沈若寥求情。您就是杀了他,他也是死有余辜。只是王爷曾经对树德说过,抓到沈若寥之时,定要问出他背叛北平的原委;他还一句话都没说呢,就已经快没气儿了!王爷您真想后悔吗?”

    王爷低下头,打量了若寥一会儿,又看了看跪求的自己,考虑片刻,收回了飞日。

    “树德,你且将他送回北平去。一路好生照料,切不可让他就这么死了。”

    姚表又吃了一惊:“殿下!从此至北平,一千五百里之遥,半月路程,他已经受了如此重伤,颠沛之下,定然丧命!”

    燕王冷冰冰地望了自己一眼,无动于衷:

    “送他回北平去;攻克京师之前,不要让我再见到他。他要是死了,我要你来偿命。”

    说罢,王爷不再理会自己,穿出人群,扬长而去。

    姚表呼唤来人帮忙,呼唤良久,燕军士兵慢慢散尽,只丢给若寥讥笑的吐沫和冷漠的目光,却无人肯帮姚大人。他焦虑如焚。

    寥儿,寥儿啊,自己把自己弄到今天这么惨,你究竟图的是什么?

    姚表只得自己去抬若寥;一个人却在此时走了过来,蹲下身,伸手和他一起抬起若寥来。姚表抬起头来,见却是朱能。

    “朱将军?这……”

    朱能摇了摇头,低头看了若寥一眼,转过脸去,一路并不说话,只是将若寥抬回姚表帐中。

    次日,王爷发现若寥还在,大发雷霆,要自己赶紧把他送回北平,否则,王爷连自己也一并要杀。

    姚表无奈,只得装点了一辆马车,备齐一切所需医药物品,点了几名随从,又极尽哀求之能事,好歹问王爷讨来亲笔敕令一封,严令任何人不得害沈若寥性命,这才离开大军,北上回北平。

    折腾了七天,才走到东昌。

    夜黑如墨;他掀开帘子,向车窗外望了一眼,只能望见灯光范围里模模糊糊原野的影,和头上清晰而漂亮的星空。

    东昌,东昌。

    寥儿,外面是曾经你驰骋纵横的东昌。

    你是难得的将才。王爷东昌大败,并不称赞你统兵的才能。然而从此以后,听到你的名字,王爷总是异常紧张,警惕万分,寻常之事要三思,三思之事要九思。大军出征,再也不敢取道山东,总是远远地避开德州、东昌,从西面绕道而行。你能把王爷,都逼到这个份上。

    说到底,你究竟又为什么要背叛王爷。如果你一直留在王爷身边,今天你会是怎样的青年俊秀,燕王又会怎样的如虎添翼。一切都会不一样。战争会早已结束,燕王也会早已登基。因为有你,内战又生生拖了一年,拖到现在。

    你到底在想什么?你们父子两个,一脉相承,行事从来不循常理,也不屑于去循常理。你正像你父亲。无论做什么,都为世人所不齿;无论做什么,其实都有自己的苦衷,自己旷古绝后的逻辑;无论做什么,从来不肯屈尊让别人理解你,而借口说,没人能理解你。

    姚表望着窗外漆黑的夜。

    东昌。他甚至都无法想象,初为二十万大军主帅的沈若寥,是什么样子。和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和后来任何时候也迥异。历史的一刻,短暂的瞬间,永无重复,再难寻觅。早知道,他当初就不该留在馆陶,应该和大军一起来东昌,在连天炮火、十面埋伏中死里逃生,只为一睹东昌侯的风采。

    后来,夹河之役,你又斩谭渊,燕军大败。次日复战,本来你胜局已定;若非那一场突如其来的东北大风,将尘埃蔽天,而朝廷大军恰恰列阵西南,平安、吴杰又行动迟缓,并未如期接应——这也算奇怪;后来王爷回击平安军于藁城,连败两仗,几乎就要一溃千里之时,又是一场大风卷地而来,吹倒了平安所在的强弩楼台不算,又吹垮了大军营帐,连战场上的树木都平地连根拔起。王爷起兵至今,已经三次在即将一败涂地之时突然转败为胜:白沟河、夹河、藁城,三次都是因为大风。究竟王爷真是天命所归,还是一切都只是机缘凑巧——

    再后来,燕将李远攻陷朝廷大军的粮仓沛县,将数万艘粮船焚烧殆尽,而谓朝廷无能,不知吸取大名的教训,重蹈覆辙;却不说燕王之所以遣他去攻沛县,是因为在此之前,你先与平安、吴杰分兵切断了我燕军的饷道;王爷遣武胜上书天子,天子却将武胜下狱。

    王爷南下,你在河北与王爷周旋,却让平安暗地里去偷袭北平,又命房昭出紫荆关,屯驻易州西水寨,与真定互为支援,攻打保定,围困北平。幸而王爷临危不乱,坐困不慌,分遣刘江驰援北平,自引兵围攻西水寨,破花英援军于峨眉山。朝廷大军互失援守,才被王爷抓住时机各个击破。

    就这样又困战了一年,到了去年年终,一切依旧是前年年终时的状况,甚至依旧是建文元年年终时的状况——王爷屡胜,朝廷屡败,然而燕军主力仍被困在山东以北,一兵一卒从来都不曾走到黄河边上。王爷只好又回北平休整。那个时候,大军上下人马都已疲惫不堪,斗志低沉。一切仿佛望不到尽头;如果不是中官马彬获罪于天子,逃到北平,告诉王爷京师空虚,并带来山寿的密信,约为内应,这场战争还会一直在河北平原上继续拉锯下去,直到最后,北平被彻底拖垮,朝廷获得最终胜利。

    你不难想象,马彬的到来,受到了王爷多么激动和热忱的欢迎。

    王爷常说,盛庸乃一匹夫而已,名为大将军,其实济南之战,全靠铁铉之力,而自东昌起,调兵之策则多听任于沈若寥。

    盛庸并非一匹夫;我相信你也赞同,并且更有感激。作为平燕大将军,如此信任和倚重你,放手让你行事,永远为坚强后盾——单只这一点,他就比同样曾为大将军的曹国公李景隆要高明得多。

    朝廷军中,王爷只怕两个人;你之外,便是右将军平安。王爷从来不肯承认;然而燕军自起兵以来,所败之战,对手从来无出你二人。王爷看不起大将军盛庸并无所谓;有你和平安为左右副将,他便再不敢小觑朝廷大军的实力。

    整个燕军都恨你;燕王恨你。我也不懂你的逻辑。

    可你毕竟,从来从此,一直都是那个第一次出山到北平来,自己的名字都说不利索的,那个十六岁的寥儿。

    身后,灯光昏暗的车里,突然模模糊糊地传来一声呻吟。姚表本能地转身,趴到沈若寥身边。

    “寥儿?”

    沈若寥仍在昏迷之中;昏迷之中的他才会放声呻吟。冷汗又湿透了枕巾。姚表小心翼翼地换掉枕巾,用手巾擦了擦他的脸颈。

    寥儿,你知道吗,我们现在东昌。你的东昌,你的荣耀。你是东昌侯。

    沈若寥突然紧锁眉头,神情痛苦,又呻吟了一声,一小股鲜血又涌下嘴角来。姚表暗叫糟糕,慌忙把脉,运功行穴。

    都是这该死的颠簸。路才走了一半,他究竟能不能熬到北平;行医几十年下来,此刻仿佛不是沈若寥在煎熬,而是他在煎熬。

    后半夜,沈若寥终于平静下去。姚表微微松了口气,疲惫地靠在车窗上,望着他死人一般昏迷的脸。

    他又想起了缝在衣带里的那两首小诗,叹了口气。

    寥儿,你个傻孩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