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曲深酒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朱允炆道:“回去?你不是还要带我去御春楼么?”

    沈若寥笑道:“文哥,你真是喝多了。你现在去御春楼,明儿早上还想不想早朝了?”

    朱允炆道:“我有些头晕。现在回去,中宫肯定会操心。不如再在外面多呆一会儿,等她睡着了,咱们再回去。”

    沈若寥想到南宫秋肯定一直在家点灯等他,说不定又委屈得哭鼻子了。他叹道:

    “你顾家的结果就是我顾不了家。你去御春楼,难道就不怕嫂子知道了更伤心么?”

    “你又不说,谁会知道。我也不是非要去那里。只要不回宫,去哪儿都行。你说了算。”

    “都这么晚了,春风楼的戏也散场了。现在除了青楼还有哪儿可去啊。还是回去吧。”

    他拉着朱允炆,沿河往聚宝门走去。走了几步出去,他发现不行。皇帝本来身子就细弱,更多喝了几杯,这个样子无论如何是走不到聚宝门的。早知道,他就应该让钟可喜在街口等着。

    他无奈地说道:“文哥,咱还是上船吧,别把你的腿都走断了。”

    酒在肚子里,怎么也能抗一阵水面上的寒气。只要尽快赶到聚宝门码头,天子还不至于着凉。

    他叫了一艘小巧的屋船,扶着皇帝上了船,一面吩咐船夫去聚宝门,一面把船舱四壁的帘子都放了下来,以免水上的寒风吹坏了天子。那船夫从船舱角落里拉出一只精致的暖炉来,点上火,然后才走回船头,把船撑离岸边。

    朱允炆望了望船夫的背影,奇怪地问道:“他不冷吗?”

    沈若寥道:“怎么可能;船头那么大的风。”

    “那他……他怎么穿得那么少?还……还不点炉子。”

    “你又天真可爱了,文哥,”沈若寥温和地讥笑道:“他要撑船,这可是苦力活,穿得太厚使不上劲,干多了还能发发热。这炉子是专门给乘客准备的。他载客赚的钱还不够这里面烧的炭火呢,他怎么舍得。万一炉子翻了,再着了火,那他不是赔到家了。”

    “他也要交八分之五的税吗?”

    “他要少点儿。他虽然不算农,比起商贩来说毕竟还是高一等的。不过,辛苦的程度分毫不亚于那些街边的摊贩。”

    这话却让那船夫听见了。他笑道:

    “辛苦?我们比他们那真是强多了。起码没那么担惊受怕,摆个摊还提心吊胆的,莫名奇妙地站错了地方就要犯王法,弄些大棒来掀了你的摊子,抢了你东西,赔了一大把孝敬银子不算,还要抓你进大牢里去,老婆孩子撂在街头上活活饿死。”

    朱允炆困惑地眨了眨眼睛,问道:“他说的什么意思?”

    沈若寥笑道:“《卖炭翁》啊。你在街边饥寒交迫地摆摊,期冀着挣两分钱买个馒头裹腹。突然来了一群官差,抄着大棒,不由分说上来就打,把你的营生踹个底儿朝天,好端端的东西不但你得不到,买主也得不到;到不了老百姓的手里,却只能毁弃在烂泥垃圾堆里,还要被那些官差的靴子踩上几脚。这还不算完;他们要你捐上不计其数的钱赎罪,捐不出来就绑了你去坐牢。至于罪名么,那花样就多了,什么阻塞交通,什么避役逃税,什么扰乱集市,什么有伤风化,等等等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嘛。”

    朱允炆浑身颤抖:“真有这种事?这……这也欺人太甚了吧……”

    沈若寥道:“这你都觉得是欺人太甚,你真该去江浙亲眼看一看。文哥,你知不知道,江南鱼米之乡,本来是富甲天下的。‘江浙熟,天下足’,这句话你该在史书上经常见到。可是现在,高皇三十一年‘与民休息’,江浙赋却始终独重。为什么?就因为那里曾经是张士诚的地盘。怒其为士诚守,所以对百姓进行如此残酷自私的报复。这简直就是毫无远见、心胸狭窄的小农心态,竟然是一个万世瞩目的开国皇帝的所作所为。”

    朱允炆吓坏了,拉着他的袖子,哀求道:“你别这么说……”

    沈若寥无动于衷,继续说道:“现在,他总算是达到了目的。三十一年过去,如今的户部官员说些什么?‘湖广熟,天下足’——江浙的百姓已经被榨干了血汗骨髓。若是老天不开眼,又逢上旱涝荒年,就是京畿地区也会饿殍遍野。你要知道,只要日子勉强还能过下去,百姓是决不会起来造反的。但是,人总有个忍耐的限度。所以,什么事都不能做得太绝;否则,把别人逼死的那天,也就掘好了自己的坟墓,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那船夫此刻转过头来,看了看沈若寥,惊讶地说道:

    “这位小哥,您可真是书生意气啊,就不怕掉了脑袋?就是正二品的朝廷大员也不敢这么说话啊。”

    沈若寥拧起剑眉:“你撑你的船,耳朵长那么长干吗。”

    朱允炆坐直了身子,战战兢兢地望着他,轻声说道:

    “武弟,你说话从来就不给我留一点情面。”

    沈若寥放低了声音,不想再被船夫听见。

    “文哥,你缺的并不是情面。在你周围充斥着给你情面的人,甚至有些泛滥成灾的趋势。”

    “你的意思,人人说话都瞒着我。”朱允炆喃喃道,“可是,方先生那么正直无私,难道他也会瞒着我?”

    “方先生啊,”沈若寥浅浅一笑,“他最喜欢的事情还是古文和古书,他所追求的古道,以及西周井田制。文哥,如今是大明了,比起商周来,疆域扩大了近十倍,人口更增添了几十几百倍。井田制还能救得了天下吗?”

    朱允炆沉默良久,叹道:“也许,我真的应该让贤给周公。”

    “你可别这么说,”沈若寥真诚地说道,“你和他的理想不一样,必定要有一个你争我抢的过程。强者得天下;你甘心就此放弃么?”

    天子的声音仍然很细很小,却突然变得无比坚决:“武弟,我要改革,给江浙减赋。”

    沈若寥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笑了笑。

    “你不信吗?”朱允炆望着他。“你不信我能打破皇爷爷留下来的制度?我一定要做给你看,做给全天下的人看。大明应该是个宽仁爱人的朝代。都是朕的子民,朕当然要一视同仁,决不能白叫了建文的年号。”

    沈若寥安慰地扶住他颤抖的纤弱的肩头,轻声道:

    “你有这份心就好。我就算因此得罪,也死而无憾。”

    “你是我最忠心的臣子,唯一一个敢对我如此劝谏的直臣,更是我最坦诚的伙伴。你放心,我只会感激你,绝不会生你的气。”

    沈若寥眨眨眼睛:“嗯,你要不是个肯听直言的主子,我怎么也不敢把你拐出宫来夜游啊。”

    他掀开帘子,向外面看了一眼。

    “文哥,你不是想看御春楼吗?”他回过头来望着朱允炆,不怀好意地一笑。“呶,这就到了。还不快来看,错过了没机会了。”

    朱允炆羞怯地一笑:“算啦,武弟,我本来对那个也没兴趣,你别开我的玩笑啦。”

    沈若寥却出神地望着外面,不再回头。他突然看到岸边,一艘巨大的华丽的画舫静静泊着,四周的帘幕严严实实地遮蔽着,仍然挡不住里面温暖亮堂的灯光。

    他放下帘子,站起身来。

    “船家,岸边找棵树底下停一下。”

    朱允炆问道:“你干什么?”

    沈若寥道:“文哥,你大概没听说过,这御春楼里有个直隶境内第一大美人。要按我的话说,说不定还是整个大明最美的。人长得美若天仙不说,谈吐气质也是超凡脱俗。你想不想见见?”

    说完,他狡黠地一笑,不待回答,便蹿出船舱,跳下船去了,撇下建文天子一个人,目瞪口呆地坐在船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