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3章 足球环境非常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现在的国内职业足球联赛非常受关注。

    总体上来讲呢,

    每场甲级足球联赛的比赛,就好像每天深圳股票市场开市,多少股民等候在外,摸着小心脏。

    每场超级联赛的比赛,就好像一场千万投资的电影新片发布会,多少影迷抱着鲜花站在红毯旁,撕声裂肺。

    每场亚洲冠军杯争夺,那简直是发改委又一次宣布油价上涨,网络上载歌载舞,骂什么的都有。

    而每年决出足协杯冠军,那都是和每年选五百万大奖的国家科技创新奖放在一起开的。

    太引人注目了。

    在实时新闻这个领域,

    足球的关注率简直是一骑绝尘。

    “城管又打人”“旅游区黑导游乱收费”“回扣药品价格”三个关键词,这个的热度加起来,才能将将比上得“足球”,这一个词。

    而每天新闻联播里,

    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

    接下来就是提足球的。

    再然后,才能轮到国外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各地民众。

    一夜之间,

    群众们对于足球的一系列观念,都在一夜之间得到了颠覆。

    足球队?那简直就是男神集中营!

    这些男神们肌肉有力而不夸张,因为整天在阳光下活动,晒得倍儿黑,倍儿爷们儿。

    他们迅速得到了万千无知少女的追捧。

    虽然球星们在穿着西装的场合一般显得脑袋小身子大,而且这些人职业习惯,又不管穿什么都下意识采用两腿叉开站立……时而还重心灵活的上下摆。这个连贯动作是赏心悦目非常好看的,而这个静止动作……只有“猥琐”两个字,可以进行概括形容……

    尽管如此,许多姑娘还是每天到了七点都候在了电视机前,风雨无阻,双手捧成红心状,等着盼着看新闻联播。理所当然,她们可不是看那些七老八十的国字脸们的。

    还有人中毒过甚,居然去看球了!在那满场眼花缭乱的摄像机的高速奔跑的人群中,苦苦追寻某一个背面号码。绿的让人想吐的大背景,清晰的让人吓一跳的大汗珠。还有一项统计,据称,平均每看一场球,视力下降零点零六度。

    然而沉迷于此的女同胞,简直不计其数,还有人向姐妹们分享心得:“简直好像看A片一样!”

    足球联赛更是声势浩大。

    半个赛季过去,没卖掉的套票,这一天,开门后半小时都卖出去了。

    动作慢了一步的都在外面跺脚,

    还有人虽然没买到票,可是想法灵活。他们开始爬围墙,爬树。

    整个体育场在进行比赛的时候,里里外外围的好似一只大鸟巢。

    更有资本的土豪们,

    挥舞着钞票本去买俱乐部了。

    托管在各地足协的濒临倒闭的俱乐部,赔本挣吆喝的俱乐部,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俱乐部,迅速得到了起死回生。

    有的名气比较大些的俱乐部,甚至还联系了不止一家赞助商。

    名气最大的那些大球队,因为赞助商太多了,盛情难却,最后一咬牙九都印上了。

    球衣前后左右密密麻麻都是赞助商的名字。

    背后的这个位置最贵,然后是胸口的,然后是鞋底,最后才是什么腋下鞋帮长筒袜护膝队长袖标之类的零碎地方。

    有的赞助商表示不理解:怎么鞋底这个位置,还这么多钱?

    球队的领队是这么解释的:

    鞋底这个位置虽然一般情况下不太好被人看到,可是遇到了飞脚铲人什么的时候,就能看的真真的,还是高清晰慢镜头回放……

    等到了联赛比赛的时候,

    两队大球队的球员换了新球衣,

    披挂一上阵,

    大家几乎都认不出对方是什么底色的。

    绿油油让人吐的大草地上,

    那是一片花里胡哨的,

    眼神不好点儿的看上去,

    那简直就是百家衣。

    整个足球市场都非常磅礴。

    卖地皮的,搞金融的,卖电脑的,卖食用地沟油的……数不清来路的资金

    都向着绿茵场挥洒而来。

    谁也没见过这么多钱。

    整个足球行业非常受重视,

    从前某些政府对于足球是爱搭不理的,甚至球队夺了冠保了级升了班,也就是扔下一张写着五块钱的支票就跑了,派来扔支票的还是政府里的常务副保安。又据说是业务繁忙,反正还坐了二十分钟就自发的进行了退场。

    现在不一样啊。

    现在踢一场球,主席台,坐的都是本地常委,一个个笑容可掬的。

    打赢了立刻到五星酒店去摆庆功宴,沙特王子入住的时候什么档次,招待球队的时候,那就是什么档次。

    还有的球员们没带驾照被警察拦住了,大家都亮脸:“省长找咱开会去。”

    遇到好心的,还派一辆警车帮着鸣笛开道。

    那些原本就在本地有球队的地区,

    那些球队都立刻从濒临饿死变成了濒临撑死。

    那些原本在本地没有球队的地区,

    领导挥舞着红头文件豪情壮志:

    立刻得弄出球队来!一年升甲级,两年升超级,三年就夺冠!

    政府一路绿灯。

    买地皮?可以低价卖!支持球队,用来建球场!

    政策可以立刻倾斜,

    球队资金不足?银行主动提供贷款!

    比赛有了好的结果?那还用说当然是奖励,

    比赛结果不好?这也没什么。很快就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赶紧继续进行扶植。

    满大街的青少年都在踢球,

    没有成为国脚的也没啥关系,

    会踢足球的大家都喜欢,

    哪个行当都好就业。

    如果有幸成了国脚,

    这可太了不得了。

    说的粗俗些……

    那就是衣食住行吃喝嫖赌都有人管了,

    还是有中毒不那么严重的,

    提出问题质疑:

    足球不能吃不能喝,

    捧得这么高行不行呢?

    经济学家论证了:

    这是拉动内需!

    投到足球这个产业的钱太多了。

    四面八方铺天盖地汹涌澎湃一潮接一潮一浪接一浪的钱。

    就好像三江五湖都被人拎了起来

    咕嘟咕嘟向着一只游泳池里灌。

    据说北京烤鸭曾经没有被烤的时候,

    就是被人关在笼子里,

    然后掰开嘴巴,

    往里面填药材填香料。

    现在就是整个足球行业被掰着嘴巴往里面填钱。

    甚至还不止这样。

    满大街热爱足球的男女老少啊,

    任何跟“足球”俩字,能够沾了一点点边的……哪怕是足球形状的炸臭豆腐,都能引起人们的追捧和冲动。

    没有人骂政策,倾向足球的政策都是大好。

    大家也顾不上骂,

    大家都想着自己立刻变成六岁,作为踢球少年开始训练做球星,

    这个想法不容易实现,于是大家又努力盘算,怎么能赶紧生个六岁踢球少年,训练做球星……

    削尖脑袋钻到足球产业里钻的太多了,人人都想分上那么几瓢去!

    所有已经真正跟“足球”沾了边的产业,

    都有一种猪八戒遇见了米山面山的感觉。

    然后简直开始感叹:

    为什么咱只长了两只手,

    拿不下这么多啊!

    其实原本的足球产业也是比较繁盛的了。

    继续粗俗一点形容,那就是黑白两道都应有尽有。

    这里面,大人物也不少的,

    不是大人物的,多半也见过些世面,

    就算没去过拉斯维加斯……

    那至少也去过澳门。

    在相关产业里,最鲜亮的当然是媒体,

    无冕之王们虽然不能掌握整个天下的动态,

    可是他们可以掌握,能被整个天下,看的见的,动态。

    最上游的通讯社之类的重工,隔三岔五就会写一篇“足球产业调查报告”,放在名字叫《参考消息》围脖中,期待领导们的转发。

    中游一些大报,就XX球队技术分析,谁能争冠,进行长篇连载的技术系探讨。然后两家不同地区的报纸,经常还会因为结论不同发展为争吵,最后到网络上,兴起一番地域歧视争吵作为结尾。

    最没出息的小报,就只好派出一批又一批的狗仔,埋伏在球星们居住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