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九章 书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接着好奇的问道,毕竟郭照进入这里也是为了登书山的,若是连书山都找不到的话,那也就别谈什么出去了。

    “书山?”听到郭照提到这两个字,那老人的目光明显一颤,接着脸上那温和的笑容也变得不见了,对着郭照说道:“原来小友竟然是为了书山,那老朽也不便多留公子了,等到明天便让我那小儿子带着公子去书山便是。”

    “谢过老人家了。”听到那老人家的话,郭照不禁眼前一亮,接着对那老人家说道。

    相比郭照这边儿的喜悦,那老人家和那中年男子却是面色一暗,接着原本相谈甚欢的晚饭也在沉默中度过了。

    直到深夜,郭照感觉自己的浑身都没有丝毫的困意,便起身道院中走了走,此时虽不是冬天,但毕竟是夜里,空气中还带着丝丝凉意,而郭照而因为这凉意不禁缩了缩脖子,接着裹着被子站在院中,抬头看了看天空皎洁的明月,轻轻的闭上眼睛,感受那清冷的月光落在自己身上传来的难言的感觉。

    “公子也喜欢在这深夜中看月么?”正当郭照整个人的心神都沉浸在这月色中的时候,一个粗狂的声音忽然传出,打乱了这夜的寂静。

    “原来是杨叔叔啊。”顺着那声音,郭照回头一看,正好看到今日里一起吃饭的那个中年男子,这个村子的所有人都姓杨,郭照看着这中年男子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称呼,只好叫做杨叔了。

    “呵呵,对不起,倒是打扰公子了。”看到郭照,杨文昌笑道,嘴里这样说着,身子却走到郭照的身边儿,跟郭照并排站在那里。

    “杨叔可是有事儿要跟我说?”看到杨文昌的举动,郭照自然不是傻子,也明白了这杨叔可能是有事情找自己,八成这个家伙今天就是一直等着自己,若不是自己出来看月亮,这家伙没准也会跑到自己的房间去找自己。

    “呵呵,公子果然聪慧。”被郭照一语点破自己的来意,那杨叔的脸上也浮现了一抹尴尬之色,接着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对着郭照重重的一拜。

    看到杨叔做出这样的举动,郭照心里也是一惊,连忙用手将杨文昌拖起来,接着用焦急的语气说道:“杨叔,你这是干嘛,有什么事儿,还请起来说话。”

    “公子,杨某有一个不情之请,若是公子不答应,杨某也不会起来。”

    看着杨文昌这副模样,郭照一时间倒是有些头痛了,他早想到杨叔深夜来找自己肯定是有些事情。但是如今一看杨文昌露出的这幅模样,郭照便知道这杨文昌一定是有什么难事儿要找自己了。

    “杨叔,你这样也不是办法,这样吧,如果是我力所能及。我一定会帮杨叔的。”被杨叔逼的没办法,郭照这才略微有些无奈的说道。

    “公子说的可是真的?”听到郭照的话,那杨叔的眼睛不禁一亮。

    “自然当真,只是你要将事情说清楚,我才能考虑帮不帮你。”被杨叔弄得有些无奈,郭照有些头痛的说道。

    “公子。其实这事儿不是跟我杨某一人有关系,而是关乎我杨家村的子孙后代,公子也知道在我杨家村有一书库,但是因为这些藏书极多,而且有些书都遗漏。需要人补充,所以便一直放在那里。”

    说道这里杨文昌不禁看了屋内一眼,接着语气有些哽咽的说道:“父亲已经老了,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人能帮着整理那书库中的书籍,这样的话,我杨家村的男女老少也都能读书识字了。”

    听到杨文昌的话,郭照一时间竟然有些沉默了,他明白了杨文昌的意思。这杨叔是想让自己整理书库的书籍,进行分类和补充,帮杨老伯完成自己的愿望。也帮杨家村的子孙后代。但是令郭照有些犹豫的是,一听到书库那两个字,郭照就知道那书库中的藏书自然是极多,若是真的答应了杨叔,怕是郭照每个三五年是离不开这杨家村了,那也就别提去什么书山了。

    “公子。我知道这只是我自己的愿望,毕竟父亲大人已经老了。我不希望他带着遗憾离去,若是公子不愿意帮我也罢。我明天便带公子去书山便是。”看着郭照迟疑的模样,杨叔的眼中划过一道失落,接着对着郭照又是一拜,便离开了,走的时候,杨叔的背影好像显得那般的孤独。

    “杨,杨叔。”看着杨叔落寞的背影,郭照忽然觉得心中一痛,他好像明白了自己做的这件事儿要比去什么书山重要的多,因为他做的这件事情是帮助一个村子的人改变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获得读书的机会。“杨叔,我留下,我帮你便是了。”

    听到郭照的话,杨叔的全身跟着一震,接着回头看着郭照,眼中露出喜悦而惊异的目光。

    此时郭照不过二十一岁,由此在这书山幻境中,郭照便在这杨家村中住了下来,次日郭照去杨家村书库,被那如同山一般的书籍所震惊,次月郭照将书库整理感激,将书摆好。此后三年,郭照读书破百本,将书中的的句子补全,并将不同的书籍一一分类,同年杨老爷子含笑离去。

    此后又过六年,郭照到而立之年,在这杨家村成家立业,生有一子名为郭阳,接着便在村中开了一间私塾,负责教导杨家村的少年识字,由此杨家村学风盛行,村名生活却依旧保持淳朴之风,但却更加名礼仪,连三岁孩童也知道被一两首小诗。

    于此时,郭照忽然想起自己的乐法较差,读书分书之余开始学习乐法,弹奏曲目,凭自身感悟学习自己的乐理之道。

    此后又过十年,郭照妻子亡,儿子郭阳进京赶考,郭照却依旧留在这杨家村中,完成当初自己的承诺,对于书山一事却从未提过半个字。此后又过十年,郭照用时三十年,终于将杨家村的书籍整理完毕,杨家书库正是落成,由此郭照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儒,乐法也颇有名气。

    等待到郭照五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深深迷恋上杨家村的生活,不再提书山一事,杨文昌病逝,郭照接人杨家村村长一位,受到杨家村村民的爱戴,一日郭照目睹流星划过天际,忽然心中明悟,接着便开始编写辞海,又自己的五位学生一同帮忙,此后又过十年,郭照已经六十五岁,辞海成,此辞海收录了汉子共五千字,每个字都有相应的注释,乃是郭照的心血之作,郭照的乐法已经达成,琴音起,白鸟伴奏,天地为之动容,此为乐法三境之势。

    此后十年,郭照将私塾交给自己的学子,自己整个人却投身于藏书阁中,终于认真研读完书库中的最后一本书,并写下自己的注解,大笑不止,遂亡,杨家村村民齐哭。

    当郭照在这书山环境中生活了一辈子,临死之时却仿佛看到一仙风道骨的老头在自己的眼前,不是杨老伯又是谁,看着满头白发的郭照,杨老伯淡然的点了点头,对着郭照淡淡一笑道:“小友可明白了何为君子之道?”

    看到这老伯,郭照忽然会心一笑,他知道自己在书山中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但是这梦又难免太过真实,这时候郭照心领神会,接着响起了前世的一句话,对着杨老伯淡然的说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