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百六十三 天心来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学 的 知止 ,如一些人间的自认为智者的,我曾经看到过他们的解说,脱离了‘ 大学’ 对‘知止’ 的强调,理解 格物致知 已经大谬了。”

    “这个也要注意区分‘学’ ,致知而后知止,其核心目的在哪里这个问题?”

    “你所说的这个他的 ‘学’ 是无需外求的,只扩展其良知良能即可,知止有两说,一个是知止,就是清理归零,觉悟到能知;一个是知道目标,止其当止。”

    这些问题,本来依灵是有些不讨厌的,不过,想了想,这里毕竟是人间,而人间的人来这里,一是所为功法,二有可能就是治世之道,虽然她问的不见得是多么高深的道理,也希望先生的讲解能够多开启些人间的灵智吧。

    “知止这两个说法都是出于一个人一个派别吗?还是出于不同人?”

    “荀子的 ‘学’ 承 中庸 博闻明辨 ,不是仅仅扩展其良知良能能解决的,归因那佛家读大学,多用前说;世间后来也用前说。但很多时候,原文更注重后说。”

    依灵抿了嘴笑道: “先生,这就是我问的重要原因,希望剔除被其他家后来的解释。而根据原有解释来探寻格物致知。”

    “这个,无论是中庸的‘ 学’ ,还是 另一家的 ‘学’ ,都没有明确提出 ‘学之止’ 的问题。”

    学之止 问题的提出是荀子提出的学也者,固学止之也。这是荀子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个说法,在荀子之前是么有的,那荀子提出学之至,是为了应对孔孟还是根据自身的逻辑发展出来的?这个依灵记得前世的时候,他们的老师曾经提及过这个方面的,当时说是不是应对孔。也不是应对孟,而是应对的 庄子。

    没想到,这一世的文化传承。虽然有些已经合拢,但是,大体的形式还是和那个界面大同小异的,所以,依灵也在提及这些问题的时候。不算很陌生,甚至是有些隐隐约约的熟悉感。

    “学也者,故学止之也。所以才有了天、人相分,天人不相与。”

    “也就是说,抽掉了‘ 明道德必先明 天’ 这个观点的基础,有了天、人相分。天、人不相与 ,人才在学理上再次凸显出来,而不至于 弊于天而不知人。”

    “嗯。对,是这样。”风昊天说着,从盘子里拿了一颗草莓,像是奖励一样的放到她的掌心,眉微微一挑。

    依灵眯了眼睛笑。接着直接问道:“先生,如何开悟见性?”

    “所谓开悟见性。可开通天眼,世间真假清晨分明,如梦方醒,茅塞顿开,有如明镜当空,知前晓后,一切皆通,跳出迷雾圈,达到明道知理境界。过去古先师关门秘授,教外别传。 只知炼功,不明心性,还是迷雾只顾悟,不实炼功夫,也是不真,会炼功夫,也悟心悟,不明法理术数,永不开悟。 ”

    “大道易得,一术难求,自古就有宁给十金,不传一术之说,因此,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凤毛麟角,就是缺这一术。这一术得之,既得道也。得道者,得全形,看透天地事,明觉天下机,丫头,可曾记住? ”

    依灵闻言,连忙点头称是,“记住了先生,还有哦,那得道合真捏?如何说?”

    风昊天娓娓道来:“所谓得道合真,证悟大道,天人合一,内外通透功满,智慧灵感如开启的闸门,源源不断,全身无处不丹元,全身无处不充盈,身心爽舒,温暖自在。不练而自炼。百 病不侵,妙觉圆明,万法归一。 ”

    “充盈周身灵气,调摄气机顺畅,以德养道,内养五脏六腑。外润皮肉筋骨,性命双修,动静兼炼,通经运脉,提高人的精神气质与品德修养,健康身心,增加智慧,延年益寿,开悟明道,达到激发人体潜能之功效。参悟大道精髓,直指天机,达到明心见性的高层次修练。 ”

    两人说话的空挡,依灵对着风昊天比划了个收拾,风昊天知意,随手布置了个无色无味的结界,用只有两人听得到的声音。

    依灵问道:“先生,您还打算收徒么?”

    风昊天摇了摇头,说道:“没有。”

    依灵抿了抿唇,“可是,我见先生讲的都是修行界的心法呀。”

    依灵揉了揉小耳垂,眨了眨眼睛,星星晶晶闪亮的说道:“我知道了,先生是想结个善缘。”

    风昊天伸手揉了揉她的发丝,敲了她的脑袋一下,佯装叹气道:“你呀,胆子越来越大,揣摩我的心思起来了。”

    虽然这样说,却半点没有不愉的样子:“灵儿,以后在外行走,记住,见有根器者,当扶持一把,有写困难根本不算困难,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当日行一善了,并且,教了,必须较好,该讲的讲透彻,认真真诚的教了,至于他能吸收多少,那是他的事情,你做到尽致,必有所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