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回 猫鬼传奇(13)——潜火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之,宋朝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次惨烈的火灾,京城尤为严重。

    潜火军最初是太祖从三衙禁军里亲自挑选出来的精兵,专门担任救火任务。他这么重视城防火灾,上上下下自然不敢怠慢,他又派亲信督导,效率之高、威力之猛都不成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眼下禁军的素质都已经不能与宋初的时候比了,更何况这支“消防队”了。

    潜火军的最大症结就是王广渊与小皇帝所言的这三点。

    “人手不足?”赵顼有些不解地问,“三衙的亲兵有那么多,直接抽调到‘潜火军’便好!”

    王广渊反问:“如果三衙那么可靠的话,官家的皇城守卫和身边的侍卫亲兵也由三衙调配就好了。那么我们更不需要煞费苦心的去拉拢蓝大人了,如果能越过皇城司,便越开了皇太后的牵制,眼下又何必如此发愁呢?”

    赵顼一怔,随即蹙眉细想话中深意。

    王广渊道:“此一时彼一时,眼下的三衙亲兵已非太祖麾下的精兵。太宗时期,将太祖亲兵更名扩建,有捧日、天武、拱圣、骁骑、骁胜、龙猛、神勇、宣武、虎翼等军,勇猛无比。只是现在若想进入以上这些军队编制,除了要身材、体态符合当年的标准,还必须有关系才可能加入,没有关系的人会在那些定期的筛选中被刷下去,亦或是一直得不到升迁的机会。现在禁军之中,要么是攀缘权势、步步为营的往上爬的人,要么就是本身在朝中有很深背景的官宦子弟,他们自然不用发愁这些事情。一言以蔽之,军中子弟是一代不如一代。试想这些养尊处优的人会愿意去做吃力不讨好,还随时冒着生命危险的‘潜火军’吗?”

    这种官场的阴暗面,王广渊以前没有这般直来直去的跟皇帝说过。一方面他觉得小皇帝心智尚未成熟,许多事情不见得全盘通晓和了解;另一方面,如若认为在天子面前也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掌握不了这个分寸,那还是不要做皇家幕僚了,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可能。

    赵顼长叹了一口气,心道:官场积弊才是最大的顽疾!他发现今天先生与自己讲了许多平日里不太常提起的事情。

    “补助不够丰厚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人员不足的情况。扑灭宫中一次大火,潜火军的番队得钱十贯至三百贯不等,重伤的将官和轻伤将官各得二百贯和一百五十贯的医药钱,重伤士兵和轻伤士兵各得七十贯和四十贯的医药钱。”

    “这并不算少了!”

    王广渊不置可否的笑了,“问题就出在,这钱能不能拿到他们手里了。赏金和医药钱都是都巡检一手把持,谁受伤重?谁受伤轻?也都是由他分辨。而且,重赏也有重罚。若在救火中不尽力者,查处后以‘军法’治罪。所以,这差事吃力不讨好,还冒着生命危险,愿意应征之人少之又少。最要命的就是最后这一条,辖区划分不清。”

    他站起身,缓步走到了御案前,指着那上面放着的御用天青釉弦纹茶樽,道,“好比这里是一处旺火楼!”他指着笔架,“这是一座着了火的‘花楼欢门’。楼上四名仰探火军人中,有人发现了,他敲钟示警,楼下则有一名军巡铺的士兵,他会骑着‘望火马’飞驰奔报都巡检,再报开封府。失火之处必须等候都巡检到达,方始扑救。这样常常贻误扑灭火情的时机,致使旺火烧毁房屋。开封府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着火的地方离巡检府太远,可先行通报左右军巡使、失火本地的分厢界巡检,以及员僚指挥使,以上任何一方先行到达,便可指挥兵士和水行人,与屋主共同扑救。”

    赵顼看着那笔架,再看看自己的茶樽,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眉毛皱得紧紧的,仿佛一场大火就发生在自己眼前。

    王广渊又拿起白玉镇纸,象征一匹“望火马”。马儿走到了一半停住了,他道:“这是苦水巷与甜水巷的交界处,那么我是飞报本地厢主呢,还是去报开封府,亦或是其他的指挥使?这种辖区重叠的地方京中有二十三处,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脱,到底是谁该去,谁不该去?这才是急速扑火的隐患。老百姓看不懂,只觉得潜火军的人磨磨蹭蹭,没有尽力!”

    “原来如此!”皇帝沉默许久,终于算是明白问题的关键。心道:不愧是广渊!他才是有治世之才的人,如果能尽快让他回到京城就好了,时时刻刻能替朕分忧解难,朕也不用如此苦恼了。

    其实,王广渊对这位“特使”大人也有些兴趣。自己布下的这个局,就是要好好看看他能否解得开。不指望他能否看得明白这防火救火的症结所在。更何况如何解决,连自己尚无一个好的对策。

    王广渊道:“先和开封府、都巡检、各地厢主以及各个指挥使打好关系,就是一大难事。如果他能应付得了这第一步,最起码证明他不是个废物。官家便可以试着将此人收归己用!再怎么说,他确实是攻下太后这关的一个重要棋子。能用收之,不能用除之!只是要做得滴水不漏。”

    赵顼就这样淡然的看着王广渊,但他心中却是欢喜得紧,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计谋。

    “这么安排其实还有一层用意!”王广渊道,“太后、官家赏了蓝元霄一个‘特使’的身份,也许能让他躲避御史们的弹劾,但是却堵不住芸芸众生之口!他若敢怠慢灭火之事,处理不当,将来矛头直指的是太后。人们会说太后识人不当,听信奸佞小人,民间的非议一起,朝堂上自然会有人跳出来,到时候若想处罚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至于太后也要思量思量是否值得救这么一个烫手山芋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