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 汉宣帝和霍成君(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所以--你便这般花尽心思地学着她么?上官氏看着眼前白纸般简单的小少女,心底里莫名生出一分叹息……但最终,却是什么都没有说。

    这凡尘世事,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即有人种了因,自然便有人要来还这个果。

    初,许后起微贱,登至尊日浅,从官车服甚节俭,五日一朝皇太后于长乐宫,亲奉案上食,以妇道共养。及霍后立,亦修许后故事。--《汉书·外戚传》

    ………

    霍成君是头回留意到未央宫北隅还有这么一处林子,绕过一道连亘半里的青瓦垣墙,便见大片蓊郁葱笼的古木蓁蓁而生,亭亭如盖的树冠枝条新茂,繁叶婆娑,遮下一地清荫……如今时值盛夏,正合取凉消暑。

    霍成君心下有些惊喜,便下了车辂,领了一众宫监侍婢,沿着林下那一条曲折的润青色卵石小径往里走。

    一路行来,发现这占地数亩的林中是清一色的梅树,全无半株异花杂木。

    原来--这竟是好大一片梅花林。

    大约走了半刻钟,便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祠堂映入众人眼帘,白壁青瓦,髹漆门楣。居顶的匾额上题着两个圆劲均匀、婉通浑然的篆字--梅祠。

    “呀!这儿居然有座祠堂!”小少女神色讶异,瞪大了一双纯澈的眸子,然后微微转过头来,好奇地问身后侍立的郑女官道:“这是何人起的祠?”

    --她现下已知道,这位年长的女官是未央宫中资历最久的宫人之一,各样掌故佚闻皆熟稔于心。

    “这梅祠,是昔年孝武皇帝为戾太子所起的生祠。”郑女官仍是一惯澹然平和的从容神色,可目光落向那祠堂巍峨依旧的门楣时,语声里却略带出了几分沧桑来“如今算来,已是整整一甲子了。”

    戾太子?

    霍成君即便天真懵懂,听到这个名字时也是蓦地心下一惊。

    --孝武皇帝的长子,卫皇后所出的太子刘据。更是……当今圣上的亲祖父。

    仿佛只为回应皇后的好奇,郑女官语声平和地娓娓续说了下去:“当年,孝武皇帝成婚多年,但一直无嗣,直到二十九岁上始得了这个长子,喜之不尽,满朝同庆。”

    “因为太子生在端月,正是梅英初绽时节,所以,便命人在这未央宫北隅种了数亩梅花,起了这座‘梅祠’,又令当世才学之士东方朔与枚皋二人撰了许多祭祀梅神的祝词。”

    “好些词赋便题在祠中垣壁上,如今应当还看得到。”年过四旬的宫廷女官眸光定定落在那祠堂重檐末端青灰色的圆头瓦当中央“与华相宜”四个篆字上,神色里带出微微一分恍惚来。

    “原来,那位太子早先竟很得孝武皇帝喜爱么?”霍成君闻言,眸光颇有些错愕。

    她只知道戾太子刘据因为遭父亲疑忌,又受奸人从中挑拨,被逼起兵……后来事败,阖府诛连,唯一留在这世上的血脉,便是当今圣上。

    听了她这话,郑女官却是依旧静静注目这座屹立于此整整六十载的祠堂,眸光平静地开了口:“那个时候,孝武皇帝待这个长子,可谓宠眷已极呵。”

    “七岁上就封了太子,自冲龄开蒙起便延请当世名儒瑕丘江公等人为傅,悉心教授。武帝身为一国之君,政事纷繁,却仍频频拨冗,亲自督导太子课业,对其寄予厚望。”

    “太子及冠之后,便迁居太子宫。孝武皇帝却觉得那儿殿宇蔽小,不欲委屈了爱子。于是便大兴土木,于长安城南的覆盎门外另开了博望苑,供太子交游宾客,延揽才士。”

    “当真一片舐犊之心。”

    中年女官神色一如既往地从容澹然,语声亦十分平和,但却听得霍成君及一众宫婢侍女唏嘘不已--原来那个惨死在亲生父亲手上,被灭了满门的太子,早先的时候竟这么受宠呢!

    郑女官却只是微微垂了眸子--

    昔年,孝武皇帝膝下共有六子--卫皇后所出的太子刘据、王夫人所出的齐怀王刘闳,李姬所出的燕剌王刘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