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远洋贸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雄鹰国威廉亲王即将来访的消息在阳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平常也见过别国到阳国来访的先例,但是远在崇洋之外的高层人员来访的事还从未发生过。

    五十年前,这还是想都不会有人去想的问题,只因当时采取的是禁海的国策。

    禁海的原因很无稽可笑,说是当年的皇帝一次做梦时梦见金发碧眼的洋人谋夺了他的皇位。

    这位皇帝从噩梦之中惊醒之后,就找来当时的国师解梦,那国师实际上不过是个沽名钓誉之辈。

    只因皇帝相信升天之说,他就谎称自己会炼制仙丹,皇帝得知之后特意邀请他进宫,奉为国师。

    实际上他也只不过会炼制一些普通丹药而已,那些药吃了短时间内会让人觉得身强体健,但时间一长,伤的却是人的根本。

    但皇帝坚信不疑,别人说什么他也不愿听,他对国师的话深信不疑。

    国师说那个梦是上天给皇帝的一个警示,将来洋人一定会威胁到他的皇位,建议禁海。

    于是阳国之内所有的洋人都被驱赶出去,有些走的晚或是没赶上船的,直接就被杀掉了。

    不仅如此,皇帝还下令所有的沿海居民都要后撤五十里,坚决不允许他们和洋人有所往来。

    一旦发现有人和洋人有来往,就会受到满门抄斩的严酷惩罚。

    是以那位皇帝在朝的时候,阳国的远洋贸易几乎绝技,但这种情况,却在五十年前被打破了。

    当时先皇在位,当今的太后刚被封为皇后,先皇为了她遣散了后宫,并且朝政之事也常常和她一起参详。

    她第一个极力主张的国策。就是开放海禁,但遭到了当时朝中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虽然有先皇的支持,但是到底势单力孤,而且联名上书反对的人实在是太多,开海禁之事受到了重重阻挠。

    在先皇的一力支持之下,最后也只是在济州港开了海禁,别的地方还是不允许出海的。

    一开始开海禁的时候。敢于上岸的洋人并不多。只因多年前的那场杀戮,让他们害怕了。

    但是阳国实在是物产丰富,那些洋人们终究还是没能抵过古老的东方神秘大陆的吸引,开始踏上了阳国的国土。

    为了使洋人们更加放心的和阳国的商人们做交易。先皇还曾宴请过他们。

    渐渐的,来往的洋人就多了起来,济州随处可见深眼睛高鼻梁的洋人。

    后来,一个小小的济州港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需求了,太后,也就是当年的皇后又开始着力开放别的海岸。

    但是直到先皇去世之前,这件事情也没能做成,先皇临去前下的一道旨意,直接促使了开海禁的成功。

    凤卫。先皇曾经在弥留之际留下旨意。凤卫独属于皇后一人统领,并且皇帝不得过问。

    手中有了实权,做起事来才方便,把朝中的几个牵头分子打压下去之后,不同意开海禁的呼声越来越小。

    终于。在太后当政的五年之后,阳国完成了沿海一岸全线开禁的壮举。

    后人对这位太后的做法多有颂扬,但是当时朝中反对的声音还是不小。

    众臣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类的话,甚至还有人宣扬当年那位禁海的皇帝的话,说当年的梦境恐怕就要变成现实了。

    但是一晃数十年过去了,开海禁非但没有对阳国造成伤害,反而刺激了阳国的贸易。

    当然,一些小问题总是有的,有些朝中官员就揪着这些问题不放,要求太后再次禁海。

    但是当时太后的身边,文有上官敬,武有秦忠,根本就不惧怕朝中那些反对的声音。

    就这样一波三起的,阳国的海禁最终还是打开了,往来于海上的船队越来越多,济州港成了当世最大最热闹的海港。

    阳国物产丰富,尤其是丝绸、瓷器、茶叶这些新奇的东西,备受洋人的青睐,他们往往不远万里前来求购。

    大量的金银流入了阳国的国库,可以说阳国的国库之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的银钱是从海上收回来的。

    到了今天,远洋贸易已经成了阳国必不可少的一项经济来源了,当年哭着喊着不叫开海禁的官员,也开始享受起洋人的东西来。

    民间甚至还出现过组团出海,想要去洋人的地方看看的商人,但是碍于船只制造方面落后于洋人,倒是一直未能成行。

    为此太后也曾下令开过船厂,但是当时北有北蛮,西有西胡,南有南疆,一时腾不出手来。

    等到大业已定的时候,皇帝已经长大,太后不得不还政于他,皇帝对远洋贸易是无所谓的态度,船厂的事宜也就搁置了下来。

    这一次是洋人的高层人员第一次来访,从往来的洋人们口中也听到了不少大陆那边的消息。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