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4章 廷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养心殿内,今日六部九卿共聚一堂,乃是为了商议如何处置俞咨皋通番一事。所谓六部九卿,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各位尚书及大理寺、都察院、通政司的首脑,本来应有九人,除去罢黜的吏部王绍徽尚未有人顶替外,只有八人在此,加上参议此事的司礼监秉笔魏忠贤、阁臣黄立极一共十人。

    大明朝廷有个规矩,凡重大官员的任命必须经过内阁及六部九卿的“会推”,众人达成一致或是多数赞同方能颁诏任命。同理,但凡对重大官员的处置也必须经过“廷议”,如此方能显得集思广益,公正客观。

    虽然从万历末年起这个规矩就已经名存实亡,但俞咨皋一事兹事体大,天启皇帝决定还是依照前律,将这个重大事情放到大庭广众之下来辩论,拟定处置之法。

    殿内,天启端坐正中,朝官分列两侧,个个表情肃穆,神情端庄。

    天启抬眼看了看立在殿内的众位大臣,这些人可谓是大明朝廷的决策者,既然俞咨皋一事闹得满城风云,纷扰不休,那么今日便要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拿出一个具体的意见出来,决不能让此事无休止地折腾下去。

    天启环视众人,道:“众位爱卿,今日召集你等来此,是为了对俞咨皋一事议出一个妥善的处置结果,还请诸位畅所欲言,不要有所顾忌!”

    话音甫落,刑部尚书薛真第一个踏步而出,对着天启俯身施礼,道:“禀圣上,俞咨皋一事早就有所定论,今日如此翻覆,乃是有人居心不良,企图借此为那些东林党人翻案。当年被罢黜的孙越陵等人如今就已重回京师,整日在坊巷内聒噪不休,鼓动百姓,还望圣上明查,不可不防啊!”

    紧接着,户部尚书郭允厚亦趋前奏道:“臣赞同此议,这分明就是那些东林党人的猥亵伎俩,欲借诬陷俞咨皋达到中伤朝臣的目的,其心可诛!”

    话一落,其余的部堂、都御史等人纷纷出言附和,说道俞咨皋本就无罪,朱一冯弹劾他乃是出于私心,朝廷上的许多官员也是受到了东林党的蒙蔽,人云亦云尔,完全罔顾事实真相。

    天启眉头微微一皱,道:“今日之会是为了议处俞咨皋之罪,非是为了议处那些东林党,还望诸卿正视当下,勿要再发惊人旁顾之言。”

    薛真和郭允厚互看一眼,皆是讪讪不敢言,今日皇上的态度大出他们预料,看来皇上真的是打算议出个子丑寅卯来,难以敷衍过去。

    崔呈秀出列奏道:“圣上英明。今日廷议是为议处俞咨皋,岂是为了诽议东林?不过据臣所知,自俞咨皋总兵福建以来,屡为大明建功立业,如今海疆平靖、红夷慑服,无不是俞总兵之功劳,且俞总兵乃将门之后,父子两代皆是忠君爱国之人,岂会勾结化外红夷?这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臣以为,朱一冯之言断不可信,乃是祸心包藏,中伤柱石,还望圣上明鉴!”

    天启听后,面向群臣道:“还有哪位爱卿有话要说?”

    黄立极踏前一步,大声说道:“臣有不同意见。“

    天启淡淡道:“阁老有话请讲。”

    黄立极道:“俞咨皋一事竟然三番四次搅动朝纲,可见事情绝不是表面那么简单。先有按察使孙越陵弹劾,后有巡抚朱一冯指斥,可见俞咨皋骄纵狂妄,早就不把朝廷官员放在眼里。我大明历来有‘以文制武’的惯例,俞咨皋忤逆两任官员,足见其人跋扈无状,倘若不加以羁锁,恐东南半壁竟为军镇所恃矣!”

    顿了顿,又道,“朱一冯疏中历数俞咨皋八大罪状,其中最为罪大恶极的便是扰乱海贸和私通红番。朱一冯秉承天子旨意巡抚东南,施行的定海之策便是故按察使孙越陵《论海事开闭兴衰疏》中提出的靖海方略,岂料俞咨皋勾结海盗许心素私定章法,从中收取税银,完全无视朝廷律法,这点朱一冯已在疏中详细说明,并拿出了人证和物证,足以说明问题;至于私通红番,朱大人更是查了个清楚明白,俞咨皋不经众议便与荷兰长官宋克私自联络,将数个港口的贸易权拱手相让,并且还大肆打击沿海的各大商贩,诬其为盗,搅得沿海一带鸡犬不宁……”

    “胡说八道!”崔呈秀指着黄立极喝道,“俞总兵国之柱石,岂容你如此污蔑?”

    “污蔑?”黄立极嘿嘿冷笑,拿着朱一冯的奏本晃了晃,道,“这可是朱一冯亲笔所写。本来沿海一带在他的定海之策下已经渐趋平稳,日渐繁荣,可俞咨皋竟然私自将傲福永、郑一官等人定为匪盗,并出动水师对他们的货船进行堵截,导致傲福永、郑一官等人愤而反抗,截断了福建沿海的各处水道,这可是逼良为盗的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