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记 全球性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不对称,因而形成新的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低下(改革开放以前)与泡沫经济(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的经济系统是资本主义经济系统从不对称转向对称的必然结果。如果说资本主义(包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宏观经济落后于微观经济、因而不足以实现对微观经济的有效调控,那么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则是用宏观经济来否定微观经济,造成对微观经济的过度控制。只有对二者的扬弃才是全面的真理——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对称的社会形态。

    全球性金融危机说明: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模式是对称的;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要建立经济危机的防火墙,就必须做到经济学范式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称、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称、国内生产方式与人类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称。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其国内生产方式同国际经济增长方式不对称或落后于人类总体增长方式转变的脚步,隐含着巨大的危险;即使没有全球金融危机,也会造成国内泡沫经济。如果说,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由西方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对称引起,那么国内经济危机则主要是国内低端制造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与全球经济增长方式不对称使然。把国内的泡沫经济、经济危机归结于全球金融危机波及的结果,是“附庸风雅”、本末倒置。知识经济以知识为主导、知识产业为龙头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再生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对应的市场经济模式就是国民创新体系与国民创业体系。只有自觉建构国民创新体系与国民创业体系,才能使我国充分发挥“先天优势”与“后发优势”,在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中后来居上。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后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本质是基本的经济关系的不对称,基本的经济关系就是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关系。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改革的主体与客体必须对称。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称主要表现在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同生产关系的对称,政治体制改革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称主要表现在应该由改革者来领导改革。由被改革者来领导改革,由被改革者来自己否定自己的利益,是改革的主体与客体的不对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好的政策到了下面就会走样变调、走向政策制定初衷的反面,是改革的主体与客体的不对称造成的悖境。改革固然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但不是既得利益集团的自我否定。要使深化改革能顺利进行而不被扭曲变样,唯一的办法是使邓小平“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的思想转变为改革的根本方针,从指导思想、根本制度入手,重新设计改革方案。其中最根本的是进行真正的民主化改革,用“外部力量”——非既得利益者的力量来催化改革,剥夺既得利益者非法的既得利益,清算原罪,才能使改革走上正轨,并健康发展。这是改革作为系统工程的必要坏节,是改革顺利进行绕不过去的“坎”。渐进性改革策略总体上是正确的,但“渐进性改革”和“改革是一场革命”之间的差距及所造成的副作用,必须在进一步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中消除。

    全球性金融危机说明:必须对经济和经济学重新定位。对经济的重新定位,产生对经济学的重新定位;对经济学的重新定位,产生经济学的全新范式;而对称经济学的范式,体现了经济学方法与对象、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结构与功能、理论与实际的对称与统一。

    全球性金融危机展示了经济危机—经济周期—经济趋势—经济规律—经济本质的内在联系。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本质展开为规律、规律展开为现象的过程;而趋势—周期—危机—各种经济领域的测不准关系,就是由经济本质—经济规律展开来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学的逻辑就是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提出经济发展的对策,推动经济和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规律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对称的。

    全球性金融危机说明:从空间上展开的不同经济学范式,体现了时间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这里,时间、空间、层次是对称的。研究时间、空间、层次对称、转化规律的辩证法,就是对称辩证法。对称辩证法作为人类化时代的人类哲学,体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从空间来讲,它体现了中西哲学的统一;从时间来讲,完成了人类哲学发展的大圆圈;在逻辑上,它实现了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本原论、历史观、意识论、逻辑学的统一,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统一,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统一。同时,空间、时间、逻辑三者又是统一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概括和指导。对称辩证法,是扬弃了一切哲学对立的、新时代的全人类哲学,正好像对称经济学是扬弃了一切经济学对立的、新时代的全人类经济学一样。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黄枏森教授晚年提出要使哲学科学化的命题与建立哲学的科学体系的设想(黄枏森:《哲学的科学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哲学的科学之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本人认为,哲学科学化的命题与设想是黄先生长期从事的马哲史研究的总结与升华,其学术价值大大超越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空洞说教。“化”,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哲学科学化”,既是逻辑也是历史,既是哲学发展的必然也是哲学发展的目标。哲学科学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哲学发展观;哲学发展史,本质上就是在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中,使哲学逐步科学化的历史。哲学科学化的进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过程;哲学科学化的逻辑,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关系的浓缩。哲学史上的各种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证伪主义等流派只不过是这种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而对称哲学,作为对它们的扬弃、综合、升华,本身就既是哲学科学化的结果,也是哲学科学化的总结。长期以来,人们把哲学等同于形而上学,又把形而上学等同于玄学。就哲学研究外部世界的本原和一般本质来讲,把哲学说成形而上学没错,但把哲学说成玄学,就把哲学和科学对立起来。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能够建立起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都可以成为科学;而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建立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的前提。科学与玄学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玄学化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位是对称的——哲学的科学化程度同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地位成正比。“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身具备指导性、实证性与可操作性;当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时,实际上就已经承认哲学是一门科学。因此,“哲学科学化”与“哲学是形而上学”这两种提法之间并不矛盾,更不对立;哲学科学化的提法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哲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作为科学的哲学(不是关于科学的哲学或科学哲学)是一般的科学,而不是具体的科学。以往的哲学——形而上学之所以不能当作科学而往往被人看成玄学,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研究对象。其中,“可具体界定”又是“明确”的必要条件。“外部世界的本原和本质”、“宇宙的一般本质和规律”等提法均太抽象,还未具体界定;而只要还未具体界定,就不能算是真正明确。“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一种具体界定,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说明此界定不够完善。只要哲学的对象能通过科学的具体界定得到真正明确,并能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完善,形而上学与玄学就不再画等号,哲学与科学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部人类哲学史,就是哲学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其对象不断明确、哲学与玄学渐行渐远、哲学与科学越来越近、哲学逐步科学化的历史。把哲学看成玄学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今时代哲学与科学已走向统一。从逻辑与历史两方面来看,哲学有实证科学的功能,实证科学有形而上学的性质;哲学只有具备实证科学的功能才成其为哲学,实证科学只有具备形而上学的性质才成其为科学。

    只是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科学可以区分为一般科学与具体科学——哲学或者形而上学是一般的实证科学,而通常意义上的科学实际上只是具体的实证科学。因此,一般哲学或者形而上学同通常意义上的科学的关系不是玄学和实证科学的关系,而是一般实证科学和具体实证科学的关系。作为一般实证科学的哲学与作为具体实证科学的科学之间不是并列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概括和指导,并为后者提供科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依据。具体科学以具体领域的特殊本质为研究对象,一般科学以宇宙的一般本质为研究对象。什么是宇宙的一般本质?科学的最新成果说明,对称关系就是宇宙的一般本质,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天与人、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就是社会的一般本质、宇宙的特殊本质,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就是经济社会的一般本质、社会的特殊本质。本质决定规律,一般本质决定普遍规律,宇宙的对称本质决定了对称规律是宇宙的最普遍规律、社会的最根本规律,也决定了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对称”范畴和“矛盾”范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对称”是具体科学成果的提升,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因而是实证的;“对称辩证法”和“矛盾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对称辩证法”的形而上学性质与实证性是内在一致的。真正科学的哲学必须以宇宙的对称关系为自己的对象、出发点和建构体系的基本原则,以宇宙的对称关系为自己的对象、出发点和建构体系的基本原则的哲学就是对称哲学——真正科学的哲学就是对称哲学。对称哲学通过“对称”范畴使哲学的对象实证化,通过哲学的对象实证化使哲学本身实证化。特殊本质以一般本质为根据,一般本质制约特殊本质,科学的、实证的哲学为经济学的科学性与实证性提供依据与说明。只有以对称哲学为哲学基础、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对称关系为自己的对象、出发点和建构体系的基本原则的对称经济学才是科学的经济学。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的对称关系就是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因此所有以不确定的经济“假设”(如“人都是自私的经济人”假设)和非对称的经济要素(如“商品”)为对象和出发点,以非对称的、把实证性和规范性对立起来的纯客观的“实证原则”为建构体系的基本原则的经济学都不可能是科学的经济学。如果说,从矛盾辩证法到对称辩证法是哲学科学化的必然结果,那么从物质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到对称经济学就是经济学科学化的必然产物;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对称本质、对称规律得以充分展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则是使哲学科学化与经济学科学化统一起来的契机,是为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的必然产生开辟道路、使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产生的必然性得以实现的偶然性。对称哲学就是当今时代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全球性金融危机说明:只有对称哲学才能使经济学真正实现从非科学向科学转化,只有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才能使社会主义真正实现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这就是对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进行经济学形而上学反思给我们的启示,而对全球性金融危机进行经济学形而上学反思的成果就是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本人请德高望重的名人为自己的拙作写序仅为了表明自己的原创思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与前辈的思想有着承前启后的延续性;本书请黄枏森教授作序同时也是为了说明对称哲学的产生符合黄教授提出的哲学科学化的要求,是实现黄教授建立哲学的科学体系夙愿的一个尝试。黄枏森教授88岁高龄仍为哲学的科学体系的建设笔耕不止、奔走呼唤,并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非常难得,谨在此表示由衷的钦佩与衷心的感谢!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