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朱昌惠故事(3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邮政所里找到了兴春大伯写给我父亲的信。兴春大伯一见这些信,瞪着眼,指着所长喝问:“为什么不送信?”所长战战兢兢地说:“邰桥不属乌溪镇了,又离乌溪远,我们问了人——说——汪兴汉已死。”兴春大伯捶了桌子:“混帐东西!汪兴汉不在了,他没老婆儿女吗?我们在外出生入死干革命,你们在家就这样干工作!”吓得所长单腿跪下了,双手合一连连作揖求饶。泰换举起了拳头说:“你害得我二妈好苦啊!”那个所长老鼠般弓着腰哧溜窜出邮政所的大门去了。

    通过检测,芜湖一中让我入了学。从此,我在芜湖一中读初中和高中,学费和生活费有我姐和兴春大伯供给。我发奋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我母亲把佛珠子的大儿子接到身边生活抚养。她一人没日没夜地辛苦劳作。种的山芋、蔬菜吃不完,她舍不得扔掉,都制成了干粉,晒成了干菜。

    泰换去了朝鲜战场,没多久战争结束,志愿军转业到地方工作。泰换去了湖北荆门,在那里参加了荆门炼油厂的建设。后来入了党,成了炼油厂的一名工人和基层干部。与那里一个在荒滩上放羊的漂亮姑娘相识相爱了。姑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彩云。泰换每年都回老家探亲一次,给母亲带些当地的糕点。第一年带新娘子回老家的时候,我母亲拉着彩云的手给了她一枚戒指,做了一床新棉被让他们带回了荆门。

    我姐结婚前夕,来了一个女孩,在汪家大院打听泰换的消息。母亲把她领到家里问她是谁。原来她是兴萍的女儿,泰换同母异父的妹妹。她是奉母亲的命来打听泰换的。他们一家在南京生活。女孩留了地址给我母亲。母亲留她住了两天,还让她参加了泰晴的婚礼,走的时候送了几包喜糖给她。

    我写信告诉了泰换。泰换年底探亲的时候,我母亲对泰换说:“你妈在南京,你去看看她吧。”泰换对我母亲说:“二妈,你就是我的妈。我不会去南京的。”

    “可她毕竟是你亲妈,她怀了你十个月呢。”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宽容待人的人。可她也不是无原则宽容一切的人。

    二杆子对我母亲没有死心。可我母亲见到他就远远躲开去。二杆子后来娶了一个邻村的寡妇。那女人长得瘦小,在二杆子跟前大气也不敢出,一年后生了个儿子,生下来脸上就有块青色胎记,所以得了个绰号叫“青面兽”。二杆子听过《水浒传》中杨志的故事,给儿子取名叫像志。他不知自己姓什么,当时无姓的人都姓“党”了。因此“青面首”的学名叫党像志。

    1953年,上头号召组织互助组,我家没有男劳力,没有哪个组愿意要我母亲。我母亲也自知这一点,没有入互助组,她一人单干。后来,二杆子要我母亲入他的组,他是组长,他说了算。可母亲拒绝了,她不愿欠二杆子的人情,不想跟他有所瓜葛。

    莲花和郭癞子入了互助组。入了组,男女都要按时上工,孩子没人带。莲花怕儿子玩水,把儿子锁在家中。没有玩具,把泾县的鹅卵石拿给儿子玩。小孩每天玩鹅卵石,鹅卵石被他玩得溜光发亮。有一天他竟玩上火了,结果把头发烧了,额头上也烧了块疤,像个“大甲虫”。后来郭癞子到哪都把他带在身边。小孩被火烧过后,胆子小了,也不敢离开大人了,大人做田,他就坐在田埂上玩泥巴,由此得了个外号叫“跟屁虫。”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