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朱胡氏故事(17)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r />     “贴不完,我中饭后贴。”

    “中饭后要去祠堂呢,你忘了?”

    “那好吧。”两人去贴对联,朱胡氏读着自己门上的对联。照着门上对联上的“万”字,用手指画着“万”字。她很想识字呢。

    中饭后,众人都朝祠堂走去。男人大步流星,走在前面。女人小脚相互搀扶着颠呀颠的走在中间,老妈子抱着小孩走在后面。朱家祠堂离油坊不远,在油坊东北面。祠堂很高大。门前有两石鼓镇着。门楣上挂着一幅大匾额,上书“积善堂”三个大字。意思是朱家是积善之家。教训子孙要积善行德。进的祠堂,一股檀香味。男人站东边,女人站西边。东边墙上书着:“忠孝节义”四个大字。西边墙上书着:“礼仪廉耻”四个大字。北面墙上挂着祖宗的肖像,香案上供着逝去的先人牌位,两个铜香炉里燃着香烛。族长已经坐在香案旁的太师椅上。年纪大的站在前面,年纪小的自觉站在后面。老妈子抱着小孩站在祠堂门外。父母们早就在来祠堂的路上叮嘱自己的半大孩子,叫他们到祠堂后站在大人身后不许乱跑不许讲话。那时的小孩都很乖。因为家教严。这有利有弊。利在能很好地维持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弊在抑制了孩子的个性,中国人奴性,就是自小在家庭培养的。大人们喜欢欣赏的是听话的孩子。孩子们以听话为荣。父为子纲。不听话就会遭到来自成人的惩罚。所以祠堂人很多,却并不噪杂很安静。

    “吉时到,祭祖开始!燃放鞭炮。”族长站起喊道。鞭炮声响起。有的小孩吓得捂住耳朵。

    “上供品——”有四个老人端上了四盆果盘放在祖宗像前的香案上。

    “跪拜祖宗——”族长威严地喊道,“跪——”

    “起——”

    “跪——”

    “起——”

    “跪——”

    “起——”众人听从着族长的指令下跪站起。

    “聆听祖训——朱家祖训:勤俭持家,不许赌博。耕读传家,不娶二房。违者逐出朱家。族长拖长着字音,一个字一个字地念道。

    朱家的祖训就是这么通俗简单。因为朱家发家的老祖,不是中举的官宦。是苦底子出身。靠做小生意发的家,后来开了油坊。生意越做越大。他临死前造了这个祠堂。写下了这两句话。朱家后人中有人觉的这祖训不够文乎,可出于尊祖,谁也不敢改动。这祖训是大白话却很实在具体,它一直传下来,约束着朱家子孙的行为。传扬着朱家勤俭的家风。

    朱胡氏听了这两句祖训,心喜:五少爷所言不虚,朱家真不让娶二房呢。还有这样的祖训啊。人都说大户人家的老爷三妻四妾呢。

    “向祖宗报喜。”族长拿起香案上的一张红纸照上面读起来。谁谁谁什么时候考上了秀才。谁谁谁什么时候添了丁。谁谁谁何时娶了亲。其中提到了朱一鑫娶朱胡氏。

    “朱氏兴盛,香火永续。祭祖完毕,福禄寿禧。退!”门外的人听到这声号令掉头就走,她们已经在寒风中站了很久。有的小孩已经在老妈子怀里哭闹不休了。有个小孩恶狠狠地揪着老妈子的头发,老妈子痛的龇牙咧嘴,却也不敢做声。女人们先退出门外,再到男人们。到了门外男人们就跑前面去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