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同治十一年,肖太平对桥头镇煤窑业的统治权威已大体确立,三孔桥下花窑业的统治权威却还远没确立。时年二十四岁的玉骨儿靠精心策划的谋杀掠得了十八姐的花船和姑娘,却没能掠得对桥头镇花窑业的统治权威。从十八姐消失那日起,花船上便弥漫着雾水般的阴谋气息。随着冬的消解,春的来临,阴谋竟像发了芽的种子一般“滋滋”疯长,使得玉骨儿的好时光从一开始就鬼影憧憧。

    十八姐的死动摇了花船存在的基础,经十八姐手买来的姑娘们因为失却了原先的主子,就渴望起自由来,一个个试着想逃。还真逃走了三个,其中一个嗣后抓了回来,另两个再也没了踪影。十八姐请来的船丁也变了味,表面上虽还驯服,心里想的啥,鬼都搞不清。到得后来出了事,玉骨儿才知道,这帮东西那时都没把她当回事,心里都想着黑她呢,而她却沉浸在成功的欢悦中,没能嗅出危险气味。

    应该说,玉骨儿算是聪明的。

    三月里,十八姐**的尸体从开了冻的河里一漂上来,玉骨儿就出头收了尸,厚敛了十八姐。给十八姐下完葬,玉骨儿又请郑老大一帮船丁弟兄喝酒。在酒桌上还给弟兄们许了愿,将众弟兄的月规银都提了二成,要郑老大他们把自己当十八姐一样对待。

    为获取郑老大一帮弟兄的同情心,玉骨儿抹着泪回忆说:“……花船上的生意能做到如今这一步实是不容易,全是我和姐姐拼命挣下的。我再也忘不了当年的情形,那时还没有你们这帮弟兄,也没有这么多姑娘这么多船,只有我和姐姐的一条小花船。我们姐俩哪夜不接几十个粗客呀?不怕你们笑话,当时我和姐姐真怕被那帮粗客压死哩。”

    一个姓王的弟兄心里疑着玉骨儿继承花船业的合法性,又不太清楚玉骨儿和十八姐当年的关系,便问:“……二姑奶奶从一开初就和大姑奶奶合伙了么?”

    玉骨儿说:“可不是么?我们姐俩啥都不分的,她的就是我的,我的也就是她的。最初买那条小花船的钱全是我的,我也让她来做主。”

    那弟兄又问:“这么说,如今这盘买卖全是二姑奶奶你的了?”

    玉骨儿一怔,绷起了粉脸:“咋着?这盘买卖不是我的,还会是你的么?”

    那弟兄讪讪笑了:“我……我也就是随口一问……”

    郑老大这时站了起来,对那弟兄斥道:“有你这么问话的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想黑咱二姑奶奶么?”

    那弟兄讷讷着,不敢言声了。

    郑老大却不依不饶,对玉骨儿建议说:“这小子既有二心,我看倒不如让他滚蛋才好。”

    这话正对玉骨儿的心思,玉骨儿知道,对手下这帮奴才既要施恩,也要立威,否则新的秩序就难以确立。于是玉骨儿就点了头,让那弟兄到楼船上去结账。

    那弟兄摔下酒杯就走,临走时,指着郑老大骂道:“你姓郑的真不是东西,当年十八姐对你的好处,你全忘了……”

    郑老大却说:“正因为我记着十八姐的好处,今日里才得听二姑奶奶的。我服气咱二姑奶奶,你们谁还敢不服?”

    弟兄们自然不敢不服。留下的七个弟兄在郑老大带领下,都恭恭敬敬地向玉骨儿敬了酒,一个个信誓旦旦表示说,二姑奶奶义气,弟兄们自会义气,断不会坏了二姑奶奶的花船生意。

    玉骨儿真以为船丁们全服了她,就大意了,两眼只盯着船上的生意,心里尽想着扩张十八姐留下的摊子,就忽略了郑老大的阴险,以至于闹出了让她一辈子窝心的大笑话。那当儿,大小花船上都出了缺,年前放走了梅枝和王小月,后来又跑了两个,姑娘就少了。有条小花船连着两个月没法做生意,天天在春天的河水里空泡着。玉骨儿看着着急,便想买几个姑娘回来,补上空缺。

    家在清州的郑老大一听就乐了,怂恿玉骨儿到清州去买,且立马就走,说是春天里青黄不接,正是去清州买姑娘的好时候,倘或走晚了,收上了夏粮姑娘就不好买了。骨儿知道,清州是个穷地方,出匪贼,也出姑娘,王小月和梅枝都是十八姐从清州买来的。因而对郑老大举荐的清州也没起疑,当下便应了,还和郑老大说了实话:往日有十八姐在,自己从没经手买过姑娘,更没到清州去过,心里有些怯哩。因着心里怯,玉骨儿要郑老大和她一起去,顺便也回老家看看。

    说这话时,是同治十一年四月底。

    五月头上,玉骨儿带着郑老大和一百二十两银子,在漠河县城上了船,顺京杭大运河北上八百多里地去清州。一路上,郑老大对玉骨儿十分巴结,一口一个“二姑奶奶”的叫,饮食起居安排得很是周到,让玉骨儿过得颇为愉快。因为愉快,玉骨儿就把自己赏给了郑老大,上船第二天夜里,就和郑老大睡到了一起。

    都睡到一起了,郑老大仍是一副小心恭敬的样子,说话的声气都不敢大。

    郑老大搂着玉骨儿,慢声细气地说:“……二姑奶奶,你不知道哩,咱窑子里买姑娘一向总是很难的。清州人穷,可也不愿把自己闺女往花窑里卖。就算是卖,人家也会要大价钱。所以去年我领十八姐去买姑娘,就扮成个好人家,只说是买来做府宅上使唤的丫头。”

    玉骨儿没想到这里面有啥名堂,便说:“行,过去咋着这回还咋着吧。”

    郑老大试探着说:“过去,我……我扮十八姐的哥……”

    玉骨儿不经意地说:“那你也扮我的哥嘛……”

    这一来就上了当。玉骨儿再也没想到,自己这个去买姑娘的鸨母,竟会被郑老大当成姑娘卖给了清州的花窑,而且只卖了区区六两银子。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只怕说给谁听谁都不会相信。

    清州的那家花窑名号叫做“一河春”,挺气派的,就在运河码头上。站在船上,还没上岸,玉骨儿就看到了“一河春”古色古香的琴房、画房,还有门楼前的大灯笼。

    郑老大指着“一河春”的门楼对玉骨儿说:“……终算到了,咱今晚就在这‘一河春’歇了。”

    玉骨儿不知道“一河春”是啥地方,便问:“这是客栈么?咋还挂着红灯笼呀?”

    郑老大也没瞒,笑笑地说:“这‘一河春’不是客栈,却是我们清州最有名的花窑哩。老鸨刘妈妈是十八姐和我的老相识,每回来清州买姑娘,我们总在这儿落脚的。”

    玉骨儿觉得奇怪,问:“人家也开花窑,咱总不能从人家手里买姑娘吧?”

    郑老大说:“那是,就算人家刘妈妈愿卖咱也买不起。刘妈妈那些姑娘都是从小驯出来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没有上百两银子你别开口。”

    玉骨儿问:“那咱去人家那儿干啥?”

    郑老大赔着笑脸,耐心解释说:“得问问市价呀。二姑奶奶你想呀,姑娘一时是一时的价,咱不问清了,岂不要吃亏么?!再者说,买回一个个姑娘,咱也得有个好地方关她呀,若是让她逃了,咱不白费银子了么?”

    玉骨儿想想也对,又想到,这“一河春”靠着码头,把买来的姑娘往回带也是方便的,便没再多说什么,就让郑老大背着包着一百二十两银子的蓝包袱,下船随郑老大去了“一河春”。

    到“一河春”门厅,郑老大让玉骨儿先坐下,独自去琴房先见了鸨母刘妈妈。

    没多会儿,郑老大笑眯眯地带着刘妈妈过来了,指着玉骨儿对刘妈妈说:“这就是我妹妹。”

    刘妈妈看看玉骨儿,又看看郑老大,说:“你们兄妹不大像呢。”

    玉骨儿笑笑,没做声。

    郑老大又指着刘妈妈对玉骨儿说:“妹子,这是刘妈妈,可是个大好人哩!”

    玉骨儿欠了欠身子,叫了声“刘妈妈”,很客气地说:“我们兄妹这一来就麻烦你了。”

    刘妈妈笑着说:“只要有生意,我是不怕麻烦的。”

    郑老大想抽身逃走,便对玉骨儿说:“妹妹,你和刘妈妈先说会儿话,我去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

    直到逃走的最后时刻,郑老大脸上仍保持着恭敬的笑,让玉骨儿无从疑起。玉骨儿眼见着郑老大提起了那只包着银子的蓝包袱,又眼见着郑老大出了客厅的朱漆大门。

    在门口,郑老大竟还极是正经地向玉骨儿交待了一句:“妹妹,你头次出远门,做啥可得听咱刘妈妈的招呼呀!”

    玉骨儿没在意,挥挥手说:“行,你快去快来,收拾好住处,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