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流模式难度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看。”

    弘旦看胤礽样子就生出不祥预感来,接过来一看,也是气了个脸红脖子粗,破口大骂。骂完了,没见他父亲有回应,低头一看,胤礽身体状况实称不上好。

    胤礽恢复了一点精神,生硬地道:“这还是上个月那道上谕引出来!”

    可靠如山父亲病倒了,底下一片反对之声,策刚刚推行,而且必须推行下去,否则国将不国!一切一切,使弘旦第一次有了真正危机感。

    低□,弘旦轻声道:“这事儿得赶紧决断。”不能拖延,不能坐等它们消失。

    胤礽恨不得把这些人碎尸万段,冷道:“你去办。”毕竟不是什么能说得出口事情,还是保密一点好。

    弘旦冷静地点头:“儿子明白。”

    明白了也没用,保密工作无法做好。弘旦得回去想个恰当方法,既办了流言制造者,又不能让他祖父、父亲出现不良讯息里面。想办法时候,他是没有顾问,这种事情总是恨不得藏着掖着。

    办法还没想到,又来了追加坏消息!

    苏州织造派人到访,听到风声人里就有心思灵活,反正没下限事情做了不止一回了,再来一回又如何?就有人上告发,这一告发,就把蒋霆都没查出来人都查出来了——叛徒情报价值总是很高。

    从活人到死人,一划拉划拉出了一大堆,内中还有做着朝廷官,谈论着夷夏大防人。这检举信一出现,当地官员不敢怠慢,连夜马往京里送,比蒋霆密折也就慢了这么一会儿。

    胤礽连说三声:“好好好!”

    他心里,他是一心为国为民而不被理解。眼下竟是四面楚歌,又病得七死八活,竟尔病情加重,不能视事。

    这下消息瞒不住了。诸王都来了,大学士也到齐了,关于政被攻击事情,正式摆上了台面,而皇帝……一病不起,大家必须对此事做出一个决断。

    此情此景,与十几年前何其相似!康熙驾崩之前,也是遇上了这么一桩不能说阴私事,也是气病了,然后……

    皇帝不会就这样挂了吧?!

    这下,谁都不能再说出宽恕话来了。文字狱原就是本朝特色品种,眼下还搭上了一个皇帝,谁敢再为这些人说话?

    惩治,必须惩治!还要严惩才行!

    量刑标准几乎要比照着当年庄氏明史案来了,雍王极为义愤,因为他也被骂了。说得很是难听,他名声比皇帝还要坏,因为馊主意是他出,还有,他追欠款时候追得相当凶残!

    所以雍王声称:“必须把这些谬论统统驳了回去,否则倒像是朝廷理屈词穷,老羞成怒,道理上讲不过人家就动粗了!得打得他心服口服才行!”顿了一顿,“叫他们自己认输,辩服了他们,让他们写自悔!”不能不说,让别人自打耳光是一个好想法。

    因为诸王齐聚,允祉也,他心里比较偏重读人,不免打一打太平拳:“士子是不好得罪,国家为了收拢人心,花了多少功夫?”

    允禩另有看法:“这只是治标,不是治本。根子还是政使人不满上,一日要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他们就一日心中不平。即使要纳粮当差,也要与寻常百姓区分开来。不能叫他们寒了心呐!”这是为官员说话。

    允祥沉声道:“政不能半途而废,此案需速决。”这是没说实质内容。

    看着这些叔王,弘旦心里忽然有了一丝不确定。

    ————————————————————————————————————————

    胤礽又睁开了眼睛,淑嘉正坐床头看着他,看到他醒了,眼露惊喜。她正后悔,也害怕。之前不该这么托大!以为他会没事,怎料到他会病成这样。事情经常她已经听说了,她很是明白仁孝皇后之死对于胤礽来说意味着什么。当初因为这个原因,他差点儿没逃出坤宁宫!

    “谢天谢地,你终于睡醒了。”

    胤礽吃力地笑笑,脸上有些惨然。看到弘旦侍立一旁,问道:“怎么样了?”

    弘旦一脸为难:“汗阿玛突然晕倒,儿子有什么事都得先放下了。”

    胤礽脸上已经显出怒容来了,弘旦追加了一句:“您躺下了,外头诸王就要来请安……”

    “知道了。”病是病了,怒是怒了,傻却没傻,胤礽只听此一句,就知道这件事情是瞒不住了,是灰心。强要起身,发现身体很是沉重。

    眨眨眼,看看老婆再看看儿子。一瞬间,他政治家素质又回来了,一天里他被气倒了两次,正情绪低落期,他突然觉得他必须做坏打算了。

    弘旦处理庶政能力是有,却吃了年龄亏。二十几岁这个时代不算小了,也监过国,哪怕马上即位登基都不用什么垂帘、摄政、辅政。然而他父亲留下了一个危机重重摊子,不算烂,却是必须小心应对,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他还有几个正当壮年、有政治资本、没有受到打击、还有强大人脉“叔王”。这些人能够坚持下来么?老四或许能,其他人呢?或许就和和稀泥,说不定会因为政局动荡,为求稳定而帮他下一道“罪己”遗诏,收买士子之心,让国家继续腐朽下去,直至完蛋。胤礽确信,顺治死后遗诏不是他自己写,应该是孝庄和辅臣手笔才对!无怪康熙一旦掌权,就要给亲爹翻案。

    胤礽登基时候没有“叔王”压力,是因为康熙兄弟全死光了,宗室里头辈份高也没几个,很多宗室势力都被削弱了,典型代表就是安王系。胤礽当时又年近四旬,从政二十载,能镇得住场子。

    但是康熙出了名护短,大力培养儿子们,康熙诸子他们兄弟当皇帝时候还能被压制住。一旦他们侄子当了皇帝,而他们没有受到大力打击,情况就不好说了。不一定是想夺宫篡位,继续发展势力却是不可避免。

    这几乎是不可遏制。

    光靠弘旦去硬扛,未必会输,也能终取得胜利。然而,却会非常辛苦,也可能使家族元气大伤。如果因此使政前功弃……这个国家等不得了,如果国家完了,别人或许还能有一条生路又或者是保证荣华富贵,至尊一家却一定凄凉。

    但凡天下父母对子女,无不希望他一生顺遂。即使是挫折教育,也是自己能掌握范围内,一有危险能把他拉回来那种。胤礽也不例外。眼下面对危局,他得给儿子找一个靠山,或者说招牌。一面大旗。

    必须要有一股势力,能够从某个方面,比叔王们从礼法上强大,作为后盾,让弘旦可以倚靠。可以上能力上,也可以是别方面。

    终,胤礽选择了身份,选择了淑嘉。淑嘉,一定是心向儿子。而且,他相信她一定会坚持他理念,老婆不是老娘,能出手打儿子耳光!他得给淑嘉一定权威,以制止这种事情发生。当一个未来皇太后,是不够用。

    他不要“被罪己”!说不定,还会“自称”不祥之人!他没错!他不要!

    “我若大行,你帮着儿子!”“凡事,听你额娘!”

    弘旦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睛。后宫不得干政,是清廷惯例了,就这样打破了?

    无数穿越者梦寐以求指点江山机会,就这样落到了淑嘉头上。虽然胤礽没有想让她参政,只是要让她坐得稳一点,当儿子靠山,但是,口子一旦打开,就休想随便合上了。

    淑嘉却被这个天上掉下大铁饼砸得头晕眼花,她茫然了。

    她一点也不开心!

    刚穿过来时候,想着这个破烂朝代,什么割地赔款,一丝好感也欠奉。嫁了胤礽,担心着一家子前程,直到胤礽登基,她还不能舒出一口气来。说起来,胤礽死了,她才是真正安全了。

    说起来,她曾有过梦想,富国强兵,对政治加以影响。

    无论是安全还是发展,前提然都是丈夫去死。然而当这种可能真摆面前时候,她却只有满腹哀伤。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你这是怎么了?这会儿然说这个!果然是一病就会胡思乱想!你会好好。”

    心中一团乱麻,她对于胤礽能活多久心里已经没谱了,只是下意识地拒绝去想这种可能。

    ————————————————————————————————————————

    胤礽毕竟没有死去,却病得很沉。诸王甚至以为他病糊涂了!皇太子已经娶妻生子了,还要弄个皇后听政做什么?就算要辅政人,还有宗室诸王、大学士呢?

    可命令又是胤礽亲口宣布,同时还下了命令,如查嗣庭、汪景祺等著逆,吕留良这样遗毒甚广,没商量,办掉。说皇帝坏话,与查、汪、吕等人当成一路给办了。

    只是这一回没有一个热血上脑曾静罢了,此君也是说了朝廷坏话,却没有闹出史上那么大名气,估计是修行时日尚浅就事发缘故。他只是成了一堆受牵连名字里一个,负了连带责任而已。

    这道命令出现,证明了皇帝脑筋又还是清醒。

    而另一道命令则是政必须坚持下去。

    诸王恍然,这个皇后原来是个监工!

    胤礽担心并没有错,眼下诸王里就已经有了动摇人了,如果他真挂了,即使弘旦看到国家情况不妙,想要继续改革,也会迫于形势作出妥协!有时候政息人亡,不仅仅是继任者不想坚持,也有可能是因为政权交替之下不得已举动。

    夫妻一体,妻者,齐也。丈夫名声不好,妻子也脱不了干系,皇后必须维护皇帝。有几分力气使几分。

    想通此节,心中觉得皇帝这是以皇后之地位而压制外朝诸王,也只得认了——他们还真得吃这一套。

    鉴于皇帝还那里吊着一口气,诸王、大臣勉强听从了命令。却有意无意地,事一先向弘旦请示。同时又丢出难题给皇后:政要怎么继续推行呢?这就跟做饭似,你不能以为吩咐一句“开饭”就有饭了,你得有柴有米,对吧?

    成心出难题了这是。

    淑嘉看着底下写上来折子,脸上一阵青白交错。诸王主意没有打错,她确实……不懂操作!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说明一下,二皇后没有被授权摄政,只是有参政议政资格而已。主要还是用来制衡诸王,试想一下,没有经过九龙夺嫡,只被干掉了二货直王康熙诸子们,制衡还是很重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