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五五章 碧眼紫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刘墉含笑点头,又道:“刘墉景仰子敬兄高义,可否不那么客套,直接称我的字或者刘公子皆可,刘将军这词就免了吧。”

    鲁肃听了哈哈大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崇如兄请。”

    “子敬兄请。”

    两人匆匆用过饭,鲁肃道:“崇如兄,昨日我回到柴桑便连夜拜见了我家主公。主公听闻崇如前来,欣喜万分,急切便想见你。崇如,咱们这就去见主公。你如还有什么话,咱们到车上再说吧。”

    刘墉点点头。两人一前一后上了马车,坐下没多久,刘墉便急急问道:“子敬兄向孙将军说了结盟抗曹之事么?”

    “鲁肃岂能隐瞒主公,已将公子之策和盘托出。”

    “不知孙将军听了是何意思?”刘墉急切问道。

    “我家主公面色如常,似是没有兴趣,另寻了个话题说去了。”鲁肃见刘墉脸上微露失望之色,淡淡一笑,又道,“公子,我家主公虽未应允,可也没拒绝啊。依鲁肃之见,主公虽从容淡定,不露声色,心中却定有所动。公子只需晓以利害,陈说利弊,我家主公定然怦然心动,两家结盟,共抗曹操,亦非不可能之事。”

    说话间,马车已到吴侯府。鲁肃请刘墉在门房饮茶稍待,自己则先去禀告孙权。不一会儿,鲁肃面露笑容,匆匆而出,说孙权有请,便陪着刘墉穿堂过院,来到正堂前,早见石阶上站着一人,身穿华服,头戴一顶冕旒冠,冠上珍珠九串,光华闪闪。

    刘墉见那人身高八尺开外,虎背熊腰,魁梧强健,一张国字脸,大耳大嘴,不怒自威,心知此人必是孙权。书中描写孙权“碧眼紫髯”,刘墉凝神细看,只见这人双目炯炯有神、烁烁放光,虹膜呈碧蓝色果如西域之人;两腮的胡须浓密之极,也是怪异的紫红色。当真所言不虚,刘墉暗自点头,拱手深施一礼道:“刘墉见过孙将军。”

    孙权哈哈大笑,身子微微前倾,双手伸出虚虚一抬道:“刘将军不必掬礼。”又伸手一指堂内笑道:“刘将军,里面请。”

    “孙将军请。”

    三人进得厅内。待童子奉上茶,孙权轻轻一挥手,让随从全都退下,问刘墉道:“不知刘将军来江东何事?可要孙权效命么?”

    刘墉见孙权神态自若,从容不迫,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不由心中佩服万分。要知道此时的孙权不过刚二十出头,手下的文臣武将哪一个的年龄、资历不是远超于他,可孙权却能恩威并举、知人善用,短短时间便让江东众臣上下一心,同心同德,这里面虽有张昭、周瑜等人的忠心辅佐,但孙权的个人魅力和用人之道也不可小觑,难怪孙策临终要将江东基业托付于此人,难怪曹操会感慨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年纪轻轻就蓄这么长的胡须定然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年龄,刘墉心中揣测道。虽然都是毛发,但胡须与头发的地位大不一样。胡须是后天长出来的,因而可以留,也可以随意剃除;头发则不一样,是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随便割掉不仅是不孝的表现,而且是大逆不道的罪刑,有一种割头发的刑罚,就叫做“髡刑”。《孝经?开宗明义》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曹操在军前割发代首以明军纪并非曹操的虚伪、作秀,而是确有道理。

    刘墉微微一笑,将此前对周瑜说的又对孙权陈述了一番,最后道:“孙将军聪明睿智,不会像刘表那样相信曹操会与你划江而治吧?孙将军,合则两利,分则两败,还望将军明察。”

    孙权沉吟片刻方道:“刘将军,此举对江东有何好处?”

    人和人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这道理周瑜知道,鲁肃知道,孙权自然也知道。刘墉只得祭出杀手锏道:“孙将军与江夏黄祖有杀父之仇。但若论水军实力,将军未必能胜黄祖。何况将军西征,必先过雒原水域。若将军应允结盟,刘墉便可让出水道,咨以钱粮,助将军一臂之力。”

    鲁肃诧异道:“就这些?”

    “刘墉现今只有雒原一城,金银钱财这些孙将军又瞧之不上。”刘墉一脸诚恳地解释,又对孙权道,“父仇不共戴天,孙将军……”

    孙权摆了摆手,一脸踌躇,思索片刻后答道:“刘将军,此事关乎江东安危,请容我与群臣商议后再做答复,你看这样可好?”不待刘墉出声,孙权扭头又对鲁肃道:“子敬,好生相陪刘将军,但有所需,即刻来报。”鲁肃拱手答应,刘墉则一脸无奈,只得拱手告辞。

    孙权呆呆静坐半晌,沉思良久,才朗声吩咐道:“来人,速传周都督回柴桑入府议事。”

    次日夜,孙权府中大堂上烛光摇曳,人影绰绰。孙权居中,左面张昭,右面周瑜、鲁肃,针对刘墉结盟的想法大家畅所欲言。原来为人处事小心翼翼的张昭此次与周瑜竟是难得的一致,都不同意与刘墉联盟。理由则稍有不同,张昭认为即便结盟也难抵曹操大军,何况此举既得罪曹操,又无利可图;周瑜则认为雒原地处江北,与之结盟费力不讨好,又道,即使没有刘墉为援,也有信心抗击曹操。

    鲁肃空自着急,却说不出新意,只得心中惴惴地望着孙权。孙权面沉似水,静静地听着,待众人发言完毕方道:“诸公所言都极有道理,与刘墉结盟无疑是替人作嫁,对江东并无好处……”

    周瑜、张昭闻听相视一笑,心中大喜,鲁肃的心则是凉了半截,却听孙权又道:“然则刘墉所说有一言孤深有所触。曹操平定袁氏必挥师南下,刘表碌碌无为,荆州羸弱之兵,自是不堪一击。如此一来,荆襄之地皆归曹氏,杀父之仇如何能报?孤若现今就提兵西征黄祖,则必过雒原之地。如不结盟,若刘墉领兵来迎,以雒原之军力,公瑾有必胜之把握?即便我方侥幸取胜,又还余多少战力能战黄祖?孤虽不愿,恐怕也只能与刘墉结盟了。”

    周瑜、张昭顿时哑然。堂上静悄悄的,好像空气凝结了一样,毫无声响。好一会儿,周瑜忽道:“主公,臣有一计,可不与刘墉结盟也能征讨黄祖。”(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