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七章 孙中山妥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听到孙中山的话,黄兴低头沉默了一会,并没有说什么话。

    看到黄兴的模样,孙中山长叹一声,道:“你以为我是非要当这个临时大总统吗?我只是觉得如今南边的这个局面得之实在不易,拱手交给袁世凯会前功尽弃。”

    黄兴抬起头,看着孙中山说:“总理,南北统一共和建成,就会有合法的体制,到时候,一切都可以按照我们的愿望走上轨道。”

    孙中山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正说着,徐绍祯和汪精卫走了进来。徐绍祯是南京卫戍司令,而汪精卫是这次南北和议南方代表伍廷芳的第一参赞。

    “大总统,事已至此,是和是战,请您定夺。废弃议和,整军北伐,不论胜算如何,至少目前我们还有一次机会。”徐绍祯说道。

    孙中山苦苦的思虑着,良久不乏一言。他内心何尝不想北伐,真正的光复全国,结束帝制。可是,先不说财政不允许,就说南京附近军队的素质,连他这个不怎么懂军事的人都知道,这些军队不堪一击。

    黄兴坦然的看着孙中山,开口道:“总理,既然袁世凯承诺清帝退位,还是议和吧。民军饷银缺乏,财力窘困,士兵多为新募之兵,纪律松弛,缺少训练。光复诸省,各自为政,如不认真整训,是很难有胜算的。”

    大家都沉默了一会,孙中山转向徐绍祯道:“你意下如何?”

    徐绍祯想了想,说:“北伐的最好时机已经错失,胜败不论,现在也就是有一战的机会而已。”

    汪精卫却是摇头道:“北洋军已经攻占了太原,陕西虽川军的帮助下击退了东西两路清军,但也只是稳住了阵势,形势依旧危如累卵。而徐州的张勋军队,也已经再次南下,打进了宿州。北洋军大炮比我们多,枪也比我们多,久经训练,绝不是我们可以对付的。如果再勉强作战,南京恐怕也不保。我看还是抓住良机,及早议和的号。”

    孙中山又侧过脸去看徐绍祯,不及他搭话,汪精卫又接着说道:“袁世凯正在找外国银行借款,准备大举南下。我们湖北的这一路北洋军都打不过,那还能够一直打到北京去?我看还是把袁世凯争取过来,迫使清廷退位,这样一来,不仅消除了一场兵灾,还可以早日达到共和。”

    孙中山沉默着,心中充满了悲凉之感。他知道,这些天,伍廷芳、张謇等人经常就在上海南阳路惜阴堂赵凤昌的别墅中密会,有时候北方的和谈总代表唐绍仪也会加入其中,还有英、法、美、德、日、俄等过的公使,他们早已经商量好了,一面迫使隆裕皇太后和溥仪退位,一面迫使他孙中山让出临时大总统的职权,然后将袁世凯捧上去。甚至,那个状元公张謇都已经把清帝逊位的诏书都代拟好,寄到北京去了。

    这样也就算了,毕竟这些人和自己都不一个道上的。可不想现在,就连同盟会内,身边最亲密的革命同志都开始劝自己让位了。罢了罢了,大势难违啊!心下凄凉,面若死灰的孙中山再无他话。

    和几人来到办公室后,孙中山口述了一份电文:

    北京袁总理鉴,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虽君主、民主,不待再计,而君之苦心,自有人谅之。倘有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保民族之调和,清室亦得安乐,一举数善、推工让能,自有公论。文承各省推举,誓词俱在,区区此心,天日鉴之。若以文为诱致之意,则误会矣。望早定大计。以慰四万万人之渴望。

    这一天是1912年1月15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