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 兵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头道:“父皇也知道,儿臣一向都是主战派,自然是支持父皇的,只是朝中主和的声音也不容小觑,北蒙彪悍,若是无法将朝中拧成一股绳,那这仗,恐怕不好打。”

    不好打,这已经是溢美之词了。前朝为什么灭亡了?是国土不够广阔么?是国力不够强盛么?不是,是皇帝的猜忌和国内的矛盾影响了对外战争,和北蒙与胡戎的仗一打起来,反而激化了国内矛盾,以至于战争无法供应,粮草截断,数十万大军在边疆成为弃子,导致异族入侵,最终凉末帝崇宗皇帝只能自刎于大政殿,以身殉国。

    皇帝面上也露出了疲惫之色,开口道:“很多人主和。朕不是穷兵黩武的皇帝,朕也希望天下太平,但是异族虎视眈眈,朕也只是想留给子孙一个更好的江山而已。只是,别人不理解不支持也就罢了,你三弟,太子,竟然也坚定地主和,朕最近真的是心力交瘁。”

    陈伦想来看不上太子,但是在父皇面前肯定是不能说太子坏话的,反而要维护才行:“父皇息怒,太子一向贤明仁厚,见不得刀兵,不忍心百姓受苦,主和也是正常,父皇好好和太子说说,太子又怎么会不理解父皇的一片苦心呢。”

    其实,主战、主和都是有理由的,有和必有战,有战必有和,任何一个朝代,都必定有主战派和主和派,而且这两派都不缺少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

    通常来说,如果按文武来分,武臣主战的多,文臣主和的多;按年龄来分,老臣主和的多,年轻的臣子主战的多。

    究其原因,也并不难猜。武臣就是靠打仗生存的,他的进身之阶就是战争,为了封妻荫子,为了家族传承,为了实现抱负,自然是主战派占绝大多数的,而文臣为了打压武臣,提高内政的地位,自然是大部分是坚决的主和派,儒家讲究内圣外王,认为只要治理好内部,外部的称王是迟早的事儿,何必穷兵黩武?

    老臣和年轻的臣子的主张也很容易理解,年轻人毕竟还是有一股冲劲的,驱除鞑虏的口号一喊出来,基本就能得到三分的支持,再加上年轻人本就不享受安逸,自然主战的多。而老臣年纪大了,一方面是雄心壮志不在,不愿再起事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见了太多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战争从来就是一个吃人的怪物,老了心就软了。话说说总是容易的,但是想想那背后的鲜血淋漓,老臣终究还是有几分犹豫的,好歹积点阴德,下了地也好见祖宗,所以主和多也就不奇怪了。

    而且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钱。打仗不仅打的是人命,也是钱。人命和钱对帝国来说,都太重要了。

    主和派为何如此壮大?原因很简单,算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就明白了。

    如果不打仗,赔款给北蒙的话,也就银绢二十万两匹,这些钱对大梁来说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一年的耗费大约就是银绢四十万两匹。

    整整一倍的差价,而且一年不一定打的完,还不一定能打得赢。更重要的是,死的将士太多还会引起国内动荡,民心不稳。

    对于统治者来说,什么最重要?——皇权。那么,皇权建立在什么之上呢?——百姓。

    如今的大梁很富庶,能够有钱支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也有钱赔款,但是皇帝和大臣们都不愿意损失民心,也不愿好不容易得来的盛世变得动荡不堪。

    皇帝如今能够下定决心再动兵事,已经是难得的果决了。

    是战是和,已经很难判定谁对谁错,因为双方的理由都太充分了,所以皇帝的意志就变成了正确的那一方,现在剩下的就是让主和派乖乖听话。

    而如今皇帝烦恼的就是主和派的坚定,以前他们当然是没有这么坚定的,也不敢和皇帝对着干,但是如今主和派的领袖是——皇太子陈俨!

    显然,皇太子那金光闪闪的身份给了他们抗争的勇气。这也是皇帝这些日子心情十分不好的理由。

    陈伦看着皇帝深深皱着的眉头,拱手开口道:“父皇,儿臣愿为急先锋,为父皇出兵北蒙!”

    皇帝看着虎背熊腰的大儿子,缓缓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虽然仍有愁容,不过已见欣慰之色:“你是众位皇子中唯一一个接触过兵事的人,这场战争也的确需要一个皇子在牵线,伦儿,这会很危险,但是这就是你必须承担的责任。父皇为你骄傲。”

    陈伦起身跪下,声音铿锵有力:“儿臣定会为父皇传来大捷的消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